和解的案件却更多。因为刑事和解的探索受到司法资源的制约,适用刑事和解往往 需要耗费检察机关更多的人力与时间,在刑事案件频发地区,难以大规模开展。此外, 存在的问题 就调查情况来看,检察机关对刑事和解的积极探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刑事和解在理论层面、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也遇到一些问题,主要集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47.html -
了解详情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司法改革者提出了刑事和解的理念。在英、美、德、加拿大等国,刑事和解的理论与实践一直为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订者所注目, 不少经验。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考察了刑事和解制度的源流、理论基础并提出了本土化构想,但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否适用及如何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等问题,学界目前尚无人论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6.html -
了解详情
是融会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契合点。 (四)人本主义是刑事和解的社会基础。 传统的刑法观念过于突出国家的主导作用和绝对权威,而湮没了个人在刑事司法中的地位 规则》18.1条(c)款规定少年司法中以补偿和赔偿作为监禁的替代措施。在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之外,各国刑事和解的适用对象正在逐渐扩大到成年犯罪嫌疑人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9.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和解是许多案件中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共同取向。 (三)现代法治是刑事和解的法律基础 现代法治倡导契约自由、人权至上。随着现代刑事司法理念对刑罚报应论的否 加害恢复的角度,有理由将他们确定为刑事和解的对象。 适用范围为:一是依照刑法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案件或者缓刑、单处罚金、资格刑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127.html -
了解详情
,降低再犯率,它与我国传统的调解制度所蕴涵的和为贵的理念相一致。因此,贯彻宽大的刑事政策,应借鉴恢复性司法的理念,引进刑事和解制度。 四 对未成年人、在校 刑法谦抑的内涵。在我国重刑传统思想的氛围下引入刑法谦抑理念,并将其作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论基础,并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社会认同。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53.html -
了解详情
。表面看, 刑事和解混淆了罪与非罪的标准, 突破了法定的量刑界限, 确实有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之嫌。但追溯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渊源和理论背景则会 的应该是与国家人民整体利益密切相关, 社会危害性极大的重罪, 而适用刑事和解的多为轻罪。通过刑事和解这个手段使得大量轻罪得到迅速的处理, 可以节省司法资源, 使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72.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教育和感化犯罪?刑事和解主要是基于刑罚的教育功能。刑事司法的价值是什么?刑事司法体现为多元化的价值观,这是刑事和解的重要理论基础。 从我国各地的实践 中出现了下列问题:对刑事和解的认识不统一;适用和解的案件比例偏低;和解程序不规范;赔偿缺乏标准;复杂案件的和解问题以及自诉与公诉的协调问题无法律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888.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及司法。宽严相济可谓顺应时代的要求。 二、我国刑事立法、司法实践的现状 我国自建国以来,经过长期的理论准备与司法实践,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有了很大发展。 令人满意的状况。重刑思想仍蔓延于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仅在死刑的适用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研究员在回答《环球》杂志的采访时就曾有如此表述:横向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62.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案件处理方式。我国近年来关于刑事和解的理论研究日趋热烈,关于刑事和解的司法探索广泛开展。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各地司法机关在试点过程中标准不 二)审查起诉中适用刑事和解的制度设计 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全部查清,在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基础上,对于符合和解条件的案件,更有利于促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33.html -
了解详情
进一步批判和论证。 但是仔细对照宪政型/集权型与传统型/现代型,可以发现两者的具体标准和适用范围基本相似。最为明显的区别,可能仅在于是否将历史时序作为划分标准 为基础,将合作视为一种司法正义,寻求独立于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之外的第三种法律价值观。[25] 客观地评价,虽然关于辩诉交易及刑事和解的理论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8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