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它是事实认定问题,是因为只有在具体案件中考虑具体情事才能认定某个受让人是否善意;说它是法律解释问题,是因为有可能提出对于绝大多数案件都可以适用的评判尺度 ,则必须贯彻到底,无权处分时的物权变动也不例外(日本民法学界在探讨占有改定是否适用善意取得时,有些学者已经流露出此种倾向,值得关注。参见前引肖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900.html -
了解详情
因重大过失不知物不属于出让人,为非善意人,不得取得该物的所有权。这一原则同样适用关于占有改定的第933条,以及金钱、无记名证券以及 1。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164] 德国民法典第1205条规定设立质押权必须转移占有。 [165] 德国民法典第1069条第2款:不得转让的权利不得设定用益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939.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不过,在占有改定的情况下,转让行为发生以后,转让人继续占有动产,而受让人只是取得对动产的间接占有,这样对外表现的只是转让人的占有, 取得,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法通则》的司法解释确认了共有人擅自转让共有物时的善意取得。另外,对《票据法》第12条做反对解释,也可认为其确认了票据善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4.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 三、不动产登记的“善意保护”效力 四、动产的“善意取得” 五、以移转返还请求权代替交付 六、占有改定 七、法律行为之外的物权变动 八、物权请求权 产权争议案件,通常就靠这个制度。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动产登记“权利推定”的规定,实质是规定作为证据的不动产登记簿的“证据力”。同时应当看到,这个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58.html -
了解详情
。 就比较法言,中国物权法草案的另一重要特色是,一方面虽明定得以间接占有的方式(占有改定)的方式取得动产所有权(第447条),设定动产让与担保(第411条 行使物权请求权,此于受让人破产时,甚属不利。○3对第三人的保护,得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无因性理论使恶意受让人亦受保护,似无必要。 值得考虑的是,宜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80.html -
了解详情
替代交付为拟制交付,善意取得要件中的交付主要是指现实交付。间接占有是拟制交付的基础,在非法占有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发生拟制交付,而占有改定不能作为动产 与他人或以其他替代方式如移转所有权凭证而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事实行为。但仅仅从占有转移的角度并不能完整地理解交付的意义,由于我国采取了债权基础行为+事实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702.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把实现同样政策目的的两个制度弄混淆了;条文规定以转让合同有效为发生善意取得的前提条件,则更是匪夷所思,如果转让合同有效,则受让人基于有效的买卖合同 第二百五十四条所谓用以代替实际交付的这样一项由受让人取得间接占有的法律关系。可见,关于占有改定的特殊规则,正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卖出租回这种特殊融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88.html -
了解详情
。就比较法言,中国物权法草案的另一重要特色是,一方面虽明定得以间接占有的方式(占有改定)的方式取得动产所有权(第447条),设定动产让与担保(第411条 行使物权请求权,此于受让人破产时,甚属不利。○3对第三人的保护,得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无因性理论使恶意受让人亦受保护,似无必要。值得考虑的是,宜否采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99.html -
了解详情
,与葡萄牙和澳门特区民法的规定相比,科学性和合理性相去甚远。根据物权利害关系人的主观善意来设立物权制度和提供物权冲突的解决方案是现代物权制度设计的主导潮流,这样 五,明确规定了占有取得的方式、占有取得能力以及占有丧失的原因。尽管交付是占有的转移,但是我国大陆物权法律中,把现实交付、占有改定、简易交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0000.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了设备所有权向租赁公司的移转,并同时使该企业作为承租人继续占有这些设备。可见,关于占有改定的特殊规则,正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卖出租回这种特殊融资租赁 ,把实现同样政策目的的两个制度弄混淆了。原文规定以转让合同有效为发生善意取得的前提条件,则更是匪夷所思,如果转让合同有效,则受让人基于有效的买卖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