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的犯罪类型之正犯,还是成立轻的犯罪类型之共犯。[3]所以,如何区分正犯与共犯便成为这些国家(地区)的教义刑法学无法绕开的重要课题。 可取的。[14]在立法范例上,俄罗斯联邦刑法典有关对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和共同犯罪人的责任进行分层次的立法模式于我国刑法立法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5] 三、单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808.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性系违反客观性行为义务,是对加害人的行为进行评价,从而回答受害人为何以及在如何的前提条件下受法律的保护;而有责性系主观性注意义务,包括故意和过失, 景林、卢谌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28页。区分责任基础或者责任条件与责任填补或者责任后果是19世纪后半叶民法学中一个具有开创性的进步。在今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58.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应该区分保护,他们并没有论证在采法力说的前提下如何区分权利和利益,这正是他们的软肋所在。陈忠五教授因此指出,通说所采的法力说实质上 140~141页。 [34]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631.html -
了解详情
根本是一个瘫痪刑法功能的意识形态,{3}207因此应当予以彻底摒弃。任何犯罪参与者的刑事责任,都必须回归到刑法最基本的判断标准,即行为符合某种犯罪的不法和罪责。 ,即使在采用了限制从属性说之后,仍然面临如何区分间接正犯与教唆犯,因为在采取限制从属性说之后,唆使无责任能力之人实现构成要件的行为,便同时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952.html -
了解详情
根本是一个瘫痪刑法功能的意识形态,{3}207因此应当予以彻底摒弃。任何犯罪参与者的刑事责任,都必须回归到刑法最基本的判断标准,即行为符合某种犯罪的不法和罪责。 ,即使在采用了限制从属性说之后,仍然面临如何区分间接正犯与教唆犯,因为在采取限制从属性说之后,唆使无责任能力之人实现构成要件的行为,便同时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74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137]有一部研究生教学用书指出,义务说不区分责任和义务不仅导致理论上的混乱,而且容易引起法律实践中公权利的任意干预;指出处罚说只说 权请求权,是对传统请求权理论和立法模式的重大变革,有待在理论上阐明,具体方案如何设计也有待研究。 方案之四是,笔者认为较好的方案是,根据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48.html -
了解详情
。某个音像制品是否构成淫秽物品,可否交由公安机关的刑事技术部门进行鉴定?医疗事故责任分级应由鉴定机构直接认定,还是由法院在评价证据、斟酌案情的基础上作出? 了殊途同归。第四部分在总结两大法系对此课题之异同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应如何区分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 一、何为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 裁判案件时,认定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214.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将该事实的不存在,消极地认为属于权利妨碍规范是完全可以的。如何区分,关键在于把握立法者的意图,而立法者的意图可以从法条的语言 不能是否是由于应归于债务人的事由所造成而发生争执时,债务人负证明的责任。”[44]Wahrendorf,a,a,O,S,106ff.[45]Wahrendorf,a,a,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08.html -
了解详情
来界定为好?如是后者,应采取封闭式还是开放式?这种责任类型应如何区分,是像有关国家那样区分监护人责任、监督义务人责任、雇主责任,还是像《侵权责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王胜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解释与立法背景》,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 [7] 参见陈自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9353.html -
了解详情
区分扩张解释与类推适用的必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性都大大地提高了。 如何区分扩张解释与类推适用?首先取决于类推概念,其次才是扩张解释概念。由于曾经有过1979 所以,将盗窃、侵占虚拟财产的行为以盗窃罪、职务侵占罪等财产犯罪追究刑事责任,是类推适用盗窃罪、职务侵占罪等侵犯财产罪的法条。 事实上,《刑法修正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2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