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挪用公款从事赌博等高风险活动并且导致公款客观上无法退还的情形,参照间接故意的认定标准,应当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以贪污罪定罪处罚,无论刑法理论对于非法 金融犯罪纪要》),对于金融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即金融诈骗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598.html -
了解详情
【摘要】有关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司法解释中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六种推定性事由中有些存在证明性和推断性瑕疵,应当明确;客观方面经过银行两 上文中提到的现实状况不难看出,采用透支人收到说的有效性催收标准是最契合立法本意、符合立法目的的,这一点应该在司法实践的具体认定中予以明确。 其次,两次催收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46.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主观要素,同时就司法实践中如何判断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标准。该司法解释第8条第2款规定:认定以房屋、汽车 目的也相应地实现,无须再通过犯罪客观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实现,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目的犯;后者指目的与故意的内容不相一致,故意内容实现不等于目的犯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041.html -
了解详情
一主观要素,同时就司法实践中如何判断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标准。该司法解释第8条第2款规定:认定以房屋、 的二行为犯。 由此看来,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受贿罪,主观方面具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即在故意之外,还存在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和为他人谋取利益双重主观超过要素,该双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797.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罪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又低于其他各种或其中几种金融诈骗罪,则对想象竞合犯形态究竟以何罪定罪处罚,应视法定刑具体情况而定 》,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 ②当然,也不能绝对排除行为人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情形,比如,因他人拖欠自己债务而以暴力抢取,行为在客观上符合抢劫罪类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15.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罪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又低于其他各种或其中几种金融诈骗罪,则对想象竞合犯形态究竟以何罪定罪处罚,应视法定刑具体情况而定 》,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 ②当然,也不能绝对排除行为人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情形,比如,因他人拖欠自己债务而以暴力抢取,行为在客观上符合抢劫罪类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17.html -
了解详情
贪污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性职务犯罪, 与盗窃、诈骗、抢夺等侵犯财产罪一样, 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实际控制财物作为区分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上述《 探微》, 载《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2] 黎宏:《判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时不应考虑主观要素》, 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1期。 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382.html -
了解详情
新近颁行的有关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司法解释中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六种推定性事由中有些存在证明性和推断性瑕疵,应当明确;客观方面经过银行两次催收后 提到的现实状况不难看出,采用透支人收到说的有效性催收标准是最契合立法本意、符合立法目的的,这一点应该在司法实践的具体认定中予以明确。 其次,两次催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780.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主观要素,同时就司法实践中如何判断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标准。该司法解释第8条第2款规定:认定以房屋、汽车 目的也相应地实现,无须再通过犯罪客观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实现,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目的犯;后者指目的与故意的内容不相一致,故意内容实现不等于目的犯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78.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学界一直以来也多将诉讼欺诈称为诉讼诈骗,也是认同了诉讼欺诈非法占有的目的。对于其他并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诉讼欺诈行为,是否可以纳入对诉讼欺诈的 内容的考虑除了数额,还应包括对诉讼秩序破坏的严重性等,以此全面评价诉讼欺诈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对于情节严重的标准如何认定等问题,还需要司法进一步作出相关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46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