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赔偿。 我们认为,判断一个案件是否要受理精神损害赔偿,不能看此案件是刑事或民事抑或是什么性质的案件,而应看受害人是否遭受了精神损害,加害人是否实施了加害 受害者是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妪,同是一样损害后果,后者的精神痛苦肯定小的多。再如,同样情节和责任的交通肇事罪,前者死者为一企业家或科学家,后者死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76.html -
了解详情
美宪法规定了不准制定任何事后法。[5]1820年美最高法院明确指出:是立法机关,而不是法院,确定什么是犯罪?规定它的刑罚。这些都说明美英法系国家、罪刑法 契合了世界潮流,选择了相对确定的法定刑这一模式。如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肇事罪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给法官提供了一个判断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90.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对刑法的修改的要求为限。 尽管在国际人权界,关于什么是基本人权尚无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生命权、免受肉体痛苦权与免受精神折磨权构成犯罪人不得被剥夺 予以制裁,而一旦其造成了严重后果,刑法本有交通肇事罪可以适用。修正案(八)将单纯的危险驾驶行为入罪,实际上是对本已由行政法规调整的行为予以刑法规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94.html -
了解详情
,公诉机关指控于某犯有故意杀人罪因证据不足而不能成立,对被告人于某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具体辩护意见如下:一、被告人于某不具备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主观 贤惠的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儿子,父母健在,可谓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他的杀人目的是什么呢?从常理来讲,作为思维正常的青年人,能够意识自己一旦杀人,那么自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802.html -
了解详情
是掩盖了对整个犯罪罪过形式的准确判断, 理论上也是不能成立的。比如, 在交通肇事罪中, 行为人对违反交通法规有时是故意的, 但不能说此时犯罪的罪过形式兼有 观点争论的焦点在于拒不退还、拒不交出的行为在侵占罪实行行为中应处于什么地位。第一种观点把它作为实行行为的一部分, 表面看具有法律根据。因为从法条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48.html -
了解详情
有意识地将财物用于犯罪。因此, 没收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不适用于过失犯罪, 而交通肇事罪中的汽车当然也就不能作为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而没收。 其次, 看, 没收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 在适用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一) 没收的是犯罪人的合法财产。该刑事处分适用的对象是刑事诉讼中的犯罪人, 被没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76.html -
了解详情
有意识地将财物用于犯罪。因此, 没收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不适用于过失犯罪, 而交通肇事罪中的汽车当然也就不能作为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而没收。 其次, 看, 没收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 在适用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一) 没收的是犯罪人的合法财产。该刑事处分适用的对象是刑事诉讼中的犯罪人, 被没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68.html -
了解详情
典型立法例。学者们对结果加重犯的争论大都围绕这些立法例而展开。具体说来,理解什么是结果加重犯就是如何认识结果加重犯的构成条件。因为学者们对结果加重犯 就是过失犯的结果加重犯的。刑法第136条(1979刑法第115条)规定的危险物品肇事罪也是这类结果加重犯。此外,刑法第131条、第132条、第138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16.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调整所适用的法定刑的幅度;反之,则不能调整这种法定刑的幅度。如交通肇事罪中就有这样的内容。 -------------------------------------------------------------------------------- [1]即,在结果犯中,即便存在实行行为,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96.html -
了解详情
也有可能被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醉驾致多人死亡,有可能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也有可能被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因为裁判员认为:向被害人掷 没有相应的救济措施,反而还要承担一定义务。面对权力强大的控诉方,辩护是显得那么弱小,更不要说什么平等性的对抗。 (二)无法辩驳的证明标准 符合犯罪的行为是已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