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关于占有改定 七、关于物权请求权 八、关于野生动植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九、关于公共设施属于国家所有 十、关于宗教财产的归属 十一、关于善意取得 十二 投资的属于国家所有,集体投资、私人投资的,属于集体所有、私人所有。国家要取得集体投资、私人投资的公共设施的所有权,必须采用征收程序并给予合理补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85.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达成所有权移转合意的情况下,采取占有 改定的交付方法,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给债权人,使债权人取得标的物的间接占有。不仅如此,该物 权行为附有解除条件 ,而非实质上终局正确的状态。[30] 其三,赋予物权公示以公信力,设置善意取得制度,是否可以起到物权行为无因性制度保护交易安全的效果?苏永钦教授 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05.html -
了解详情
交付的规则。交付替代和占有改定在市场经济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我国物权法当然应该采纳这些制度。 在物权取得人先行占有标的物的情况下 善意抗辩,这一点已经成为不动产物权法公认的原则。故在建立不动产登记制度后,善意取得的原理以及规则在不动产法领域已经无法适用。因为不动产物权是物权整体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84.html -
了解详情
了设备所有权向租赁公司的移转,并同时使该企业作为承租人继续占有这些设备。可见,关于“占有改定”的特殊规则,正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卖出租回”这种特殊融资 把实现同样政策目的的两个制度弄混淆了。原文规定以“转让合同有效”为发生善意取得的前提条件,则更是匪夷所思,如果“转让合同有效”,则受让人基于有效的买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19.html -
了解详情
此精神相同。绝大多数国家的立法上不允许质权人进行责任转质,但承认转质权的善意取得。例如,依德国民法典第1207条关于由非权利人设定质权的规定,在质物不属于 原则相悖。动产物权的取得,以占有和占有的移转(交付)为其公示方法,而这里的占有和交付,系指直接占有和现实交付。[32] 以占有改定的方式代替标的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20.html -
了解详情
人必须达成关于发生权利变更的合意。该法第929条也规定为转让动产的所有权所有人和取得人必须达成关于所有权应转移的合意。德国是唯一奉行严格物权形式主义模式的法律体,但 非所有权人一方,以占有改定的方式进行的所有权让与,并不会导致所有权的取得。只有在出让人将物交付给取得人,并且取得人在这一刻是善意时,他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24.html -
了解详情
及引起物权变动的效力予以适当的限制。例如,不得以占有改定的方式设定质权;动产善意取得中占有改定的约定不具有对抗第三人和原权利人追索的效力;以 法制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236页以下。 [11]参见刘保玉:刍议物权法草案中所有权取得的若干规定及其完善,载《法学论坛》2007年第1期。 [12]参见胡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46.html -
了解详情
使之对中国的物权变动模式的选择做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 物权无因性 公示 公信 善意取得 当我们生活的社会发生变化时,与之相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也 取代交付的规则。交付替代和占有改定在市场经济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我国物权法当然应该采纳这些制度。在物权取得人先行占有标的物的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98.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建立一种法律关系,以该法律关系取代交付的规则。[6]交付替代和占有改定在市场经济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我国物权法当然应该采纳这些 基于事实行为而非法律行为,而事实行为是不可撤消的,也就是说,法律已为善意取得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作出了强制性安排,当事人的行为只要符合相应的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47.html -
了解详情
及引起物权变动的效力予以适当的限制。例如,不得以占有改定的方式设定质权;动产善意取得中占有改定的约定不具有对抗第三人和原权利人追索的效力;以 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236页以下。 [11] 参见刘保玉:刍议物权法草案中所有权取得的若干规定及其完善,载《法学论坛》2007年第1期。 [12] 参见胡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