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本文将对举证时限做一理论上的探讨,并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提出自己几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大方。 一、民事诉讼 的终局裁决就具有了明显的不确定性,双方当事人最终的权利义务就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在诉讼中忽视程序安定而追求实体真实的做法,往往是传统的“重实体轻程序”观念在作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27.html -
了解详情
调查收集存在的三大矛盾冲突 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的司法解释实施。该解释第十七条规定了 所产生的败诉风险。从私权领域来看,个人来讲是其合法权利的最佳保护者,实施证据调查令制度,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真正交还给当事人,必然促使当事人更快、更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8.html -
了解详情
可推定录音的真实性。 “盖然性占优势”证明标准指的是如果证明责任的承担者所提供的证据在总体比分量上高出对方当事人或更为可信,那么,证明责任的承担者便完成了 。 [参考资料]: (1) 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2) 参见冯永提《债的存在与清偿及其证明责任分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6.html -
了解详情
3条针对我国目前当事人证明意识和证明能力上所出现的薄弱环节,要求人民法院应当在诉讼上负有向当事人阐明证明的要求及其法律后果的职责,以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 则可免除当事人的证明责任,证明责任的免除也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重要内容。此外,该司法解释第8条所规定的当事人的处认亦应当属于免除相对一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66.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的现状,如果认为转换后而可以不相应延长举证期限的话,则可能导致已经持有有利证据的一方当事人可能利用对方短期内无法举证而使法院将本该直接通过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来 等而导致举证不能的可在判决生效后允许其申请再审。这一规定与《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精神相抵触。按照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同一位阶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68.html -
了解详情
3条针对我国目前当事人证明意识和证明能力上所出现的薄弱环节,要求人民法院应当在诉讼上负有向当事人阐明证明的要求及其法律后果的职责,以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 则可免除当事人的证明责任,证明责任的免除也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重要内容。此外,该司法解释第8条所规定的当事人的处认亦应当属于免除相对一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0.html -
了解详情
以前,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专门、完整、系统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定,现行《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规定只有12个条文,对当事人举证责任分配、法院调查收集 证据活动介入过多,影响了当事人举证的积极性和法院居中裁判的公正形象;法官审查判断证据,分配举证责任随意性较大,缺乏具体、明确的规范,影响了司法的公正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5.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宗旨是确保实现民事审判的公正与效率。而《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 设计诉讼制度的基本精神。如果不论如何“认定”,判决结果都会使当事人在财产等方面的诉讼请求得到部分支持,因此,当事人不接受法院“认定”的意见,甚至可能出现一方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46.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的若干规定》及有关司法解释,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则。关联法规:全国人大法律(1)条立法、司法解释(1)条第二条 民事诉讼证据,是 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外文书证或者外文说明资料,应当附有中文 ...
//www.110.com/fagui/law_183629.html -
了解详情
中,法官能否把握好质证和认证,关键在于法官本身是否真正认识证据,是否了解证据潜在的特性。本文所谓民事诉讼证据的多维性,是笔者在民事审判的实践中,对诉讼证据特性 的形式与效力,有密切的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书证是否系原件,物证是否系原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