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重要原因。[3] 4.单位非犯罪主体论。该理论认为,在单位(法人)犯罪的情况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的是单位(法人)内部的自然人, 2005年版,第100101页。 [2]何秉松:单位(法人)犯罪的概念及其理论根据兼评刑事连带责任论,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 [3]李僚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057.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重要原因。⑶ 4.单位非犯罪主体论。该理论认为,在单位(法人)犯罪的情况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的是单位(法人)内部的自然人 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101页。 ⑵何秉松:单位(法人)犯罪的概念及其理论根据兼评刑事连带责任论,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 ⑶李僚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902.html -
了解详情
,其行为并无严重社会危害性,不应作为犯罪处理;但从犯罪构成要件上看,行为人则构成故意杀人罪,而且从我国现实的情况出发也不宜宣判该行为无罪,这一 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5]梁根林:罪刑法定视域中的刑法解释论,载其主编《刑法方法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151页。 [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734.html -
了解详情
角度,其行为并无严重社会危害性,不应作为犯罪处理;但从犯罪构成要件上看,行为人则构成故意杀人罪,而且从我国现实的情况出发也不宜宣判该行为无罪,这一 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⑸梁根林:罪刑法定视域中的刑法解释论,载其主编《刑法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151页。 ⑹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29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大都是以既遂为前提的。确认犯罪是否既遂,应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因此,行为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8页。 [②]参见赵秉志主编:《外国刑法原理(大陆法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212页。 [③]参见赵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26.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上述第4种、第1种情况。具体而言,如果行为人代管他人财物是基于财物所有人的委托而为之,即可认定双方间存在着合同关系,那么此行为属合同行为,其退还义务 面的观点,还必须解决如何理解刑法条文中所述“非法占为己有”的问题。笔者认为,非法占为己有在本罪中仅仅属于犯罪主观方面构成要件的内容,即属于本罪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61.html -
了解详情
在西方刑法理论上,法律错误是与事实错误相对应的概念,违法性错误或禁止错误是与构成要件错误相对应的概念。不过学者们一般认为,法律错误与违法性错误、禁止的 危害行为或危害行为未达到严重程度,也就是说行为人的主客观并不统一,不符合犯罪构成,因而不能定罪。而且,刑法中也无假想犯罪的规定,对其定罪也是违反罪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023.html -
了解详情
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索贿的从重处罚。1997年刑法之后,贿赂犯罪的起点数额就增长到5000元。对比1979和1997年刑法典,个人数额由重刑向 是相对的,但善与恶却是绝对的,再小的善也是善,再小的恶也是恶。 如果用犯罪构成要件的主客观一致性来对比一个贿赂行为和贿赂犯罪各自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190.html -
了解详情
。 第三条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法条释义: 一、概念和构成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 担保财产后逃匿。 5、以其他方法骗取当事人财物。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司法实践中,应注意区分自然人利用合同诈骗与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786.html -
了解详情
职务和权力的特殊性,可以实施一般主体所不能实施的职务犯罪。我国刑法对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犯罪的刑事责任,根据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和罪刑相适应原则,作了不同的规定: 工作人员的本质属性,不是由某一个因素所能决定,而是由几个要素来构成,只有齐备了法定的要素,才能成为国家工作人员。一般讲,一个人是否符合刑法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