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中青年诉讼法学者不再满足于老一辈诉讼法学家的教导,开始在引进和借鉴西方国家刑事证据法学理论与刑事证据制度的基础上,运用程序正义理论、价值论等对传统的 问题上争论不休而难以达成共识,那么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进程就会深受其害,进而影响我国刑事程序法的实施效果。 二、中国刑事证据法学理论体系之反思 (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838.html -
了解详情
指向性思考的合一,刑法理论上应当建构一个开放的犯罪构成体系,即目的论的、刑事政策的犯罪论体系。客观地看,我国犯罪构成在体系思维和问题意识上存在 得到坚持。(3)犯罪构成要件的逻辑顺序问题。有学者认为,犯罪构成要件逻辑顺序的功能和犯罪构成要件在刑事实体法与刑事程序法中具有不同的功能。犯罪构成要件在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0443.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规范就应当成为社会控制的主导形式。 (三)刑事政策与社会团结 作为防止犯罪的合理对策,刑事政策(criminal policy)的概念历来存在最广义、广义、 、国家侵犯性,就会忽视对被害人权益的维护。同时,刑事实体法上的罪刑法定原则、刑事程序法上的无罪推定原则及其相关原则、制度使得国家不断加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977.html -
了解详情
保障嫌疑人的基本权利;第四,侦讯具有外部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等等。我国多数程序法论著对刑事侦讯的研究都侧重在这一角度。其中专著如徐美君:《侦查讯问 以引诱手段取供,且最终量刑没有兑现从宽待遇又属于以欺骗手段套取口供。这一政策与刑事诉讼法第43条严禁以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等方法收集证据的规定是明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28.html -
了解详情
,更逃不过大国的政治挤压和迫害。 八、刑事政策、国际刑事政策与国际刑事法治的界定与关联 陈兴良教授指出,刑事政策是一定社会对犯罪反映的集中体现,是一个 的诸法合一:实体法、程序法、组织法、司法官法、律师法、行政官法等完全一体,有点名实不符。这反映了国际刑法的初民状态。我们还知道,刑事政策需要多学科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3.html -
了解详情
在遭遇上述实践问题的尴尬和无奈,笔者欲借助当前学界司法权性质探讨的摧枯拉朽之劲势,提出刑事行政与刑事执行相对人这一对基本范畴,以解构和重组主流刑事司法 执行相对人的权利保护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有必要借鉴程序法理论的研究成果,廓清实体性权利与程序性权利这两个权利范畴之间的关系: 1.实体性权利必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28.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政策则可以说是这一特征的最主要、最鲜明的体现。 其次,刑罚政策的目标与刑事政策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有效地控制犯罪和预防犯罪。作为一种 17.2%,比1989年上升了7.2个百分点。[20] 刑罚政策的导向功能不仅体现在刑事实体法方面,而且也影响着刑事程序法的制度、规则及运行机制。我国1979年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77.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客观的法益侵害或威胁时值得科处刑罚程度的违法性判断进退两难。不过,实务中因刑事程序法的出罪不力而进入审判的微罪案件,使得可罚的违法性理论在日本及我国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39)[德]克劳斯罗克辛:《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第二版),蔡桂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237.html -
了解详情
设计要落到实处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不仅适用于刑事案件的实体处理,也适用于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宽严相济不仅是个实体法问题;也是个程序法问题。 程序本身体现了 何等刑罚,从而也体现了案件处理是从宽还是从严。 程序是保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得以正确贯彻实施的重要条件。刑事政策与法律规范相比较,灵活性是其本质。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97.html -
了解详情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加强腐败行为的犯罪化与刑事处罚轻刑化的反腐败刑事政策的研究与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1]美洲国家组织《非法获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