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只要革命的旗帜飘扬在敌对阶级的牙城上面之后,名符其实的宪法就会从天而降,宪政也会随之自然实现。我国宪法学者的这种理论倾向,其实早在近代就开始形成:粱启 现象做出了相当的、精致的分析,但实际上,宪法变动的客观现象,远比他的理论更为错综复杂。就宪法变动的主要类型来说,除了通常的宪法修改之外,还有一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9.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不仅可以用以对抗刑事司法过程中司法机关的专横,而且还有益于公民因政府的宪法不法而获得公平补偿。这一点正是我国宪法所欠缺的。受许多因素影响,我国 原载“检察日报”。 [27] 参见“中国宪政网”2004年1月4日,“三大诉讼法均将修改,修订工作列入人大立法规划”,原载《法制日报》2004年1月3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3.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既是一对历史的范畴,又是一对分析的范畴。市民社会是“个人利益发展到阶级利益”的产物,它同政治国家一样 孙国华主编《法理学》第295—29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不成文宪法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无异,致使立法者可以轻易改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44.html -
了解详情
保持这一发展态势接受国际上的经济发展规则,就成为必然。我国82年宪法的三次修改,除了政治方面的原因之外,改革国内经济环境,与国际接轨是重要的原因。( 获得了有限的保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社会不公正。从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体系的确认上看是贯彻了权利不可分割观念的,但由于宪法权利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3.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达到了现代人权保障的标准[13]。 2004年人权入宪是这一阶段社会治理转型的重要标志。我国宪法专章规定了公民基本权利,但是依然将人权概念正式写入宪法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65页。 [5]彭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载《彭真文选》(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7766.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达到了现代人权保障的标准[13]。 2004年人权入宪是这一阶段社会治理转型的重要标志。我国宪法专章规定了公民基本权利,但是依然将人权概念正式写入宪法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65页。 [5]彭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载《彭真文选》(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6662.html -
了解详情
》2010年第02期 【摘要】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是具有普适意义的学术分析方法。尽管两者的界限具有模糊性,但两者的划分对于当下的中国仍具有重要 法律的关系再次成为2011年度我国宪法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具体表现:一是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了三大诉讼法修改中的宪法问题学术研讨会;二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45.html -
了解详情
》2010年第02期 【摘要】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是具有普适意义的学术分析方法。尽管两者的界限具有模糊性,但两者的划分对于当下的中国仍具有重要 法律的关系再次成为2011年度我国宪法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具体表现:一是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了三大诉讼法修改中的宪法问题学术研讨会;二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44.html -
了解详情
委员会改为人民政府的决议》、1980年9月10日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修改宪法和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的决议》、1981年6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 使宪法规范走下神坛而得以生活化、具体化。如前文所述,全国人大常委会乃是我国宪法文本所确认的权威释宪机关,虽然其工作方式与时间等因素构成了制约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32.html -
了解详情
成果。笔者拟从对这两版教材的比较中分析宪法学教材建设与宪法学研究的关系。 1、构建的宪法学体系不同。 我国宪法学界关于宪法学体系的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了宪法实施的原则、条件、过程、宪法实施评价及保障、宪法解释、宪法修改、违宪审查、宪法秩序等内容,廓清了宪法实施理论的基本框架,将静态的制度研究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4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