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分工分类法,亲自实施了构成要件行为的人是实行犯,教唆他人产生犯罪故意的是教唆犯,采用物理或者心理的方法帮助他人实施犯罪的是帮助犯。这是一种根据事实 和台湾地区的刑法条文中就明文规定帮助正犯是从犯。但是,本文所认为的帮助正犯并不是指先认定行为人构成帮助犯,然后将其定性为从犯,而是将其解释为帮助主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231.html -
了解详情
不一定非得有这种认识不可,主观上也不一定要有联系,因为他们之间是否认识,主观上有无联系,对于共同犯罪故意的形成并无任何影响。 第二,在间接故意构成的 和首犯之间简单地划等号,将两者混为一谈。 由于间接故意的共同犯罪的情况较为复杂,这就给首犯罪责的认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只要我们把握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533.html -
了解详情
在对其如何定罪,即如何对无特定身份与有特定身份者共同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的认定存在着不同的主张,有主犯决定说,分别定罪说,实行犯决定说,特殊身份 案件中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共同的受贿犯罪故意和受贿犯罪行为,按照共同犯罪的原理和共同受贿犯罪的特征,应当根据这种案件的整体性质来定性。如果对国家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31.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图没有明确告诉提供虚假证明的人。能否认定共同犯罪,笔者认为:关键应看其共同犯罪的故意是否成立,而共同犯罪故意的成立,必须要求共同犯罪人认识到 能弥补损失,被害人方可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起诉。这实际是规定被害人对贷款诈骗犯罪被告人只能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与前述规定相冲突。其主要考虑是案件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602.html -
了解详情
已为众多国家刑法学界所接受。我国刑法也应以违法性认识取代社会危害性认识作为犯罪故意的成立要件,在违法性认识程度上以采取违反整体法规范说为宜,在违法性认识判断 情形存在,但它们毕竟在司法实践中是极其个别的个案现象,并不会使我们长期以来对故意犯罪的认定面临推倒重来似的手脚无措,也不会使司法人员在揭露、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45.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进一步分析确定不同犯罪故意的特征 ,为犯罪故意的具体认定提供更清晰明了的标准;另一方面,通过揭示具体犯罪故意的不同特征,区别不同犯罪故意在主观恶性上的 危害结果有所认识、具备某种意志态度。只要 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在押人犯,所实施的是脱逃行为,并知道法律禁止在押人犯脱逃,而仍决意并以其意志努力支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595.html -
了解详情
的结果偏差较大,追求此结果而发生彼结果时常发生,若仅局限理解为行为人追求的结果,必然会产生许多漏洞,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笔者倾向于前一种观点。其 不利,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几种特殊情况的中止的认定 1、共同犯罪之中止 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为二人以上之共同故意犯罪。即犯罪分子为二人以上,主观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347.html -
了解详情
的结果偏差较大,追求此结果而发生彼结果时常发生,若仅局限理解为行为人追求的结果,必然会产生许多漏洞,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笔者倾向于前一种观点。其 不利,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几种特殊情况的中止的认定 1、共同犯罪之中止 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为二人以上之共同故意犯罪。即犯罪分子为二人以上,主观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49.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图没有明确告诉提供虚假证明的人。能否认定共同犯罪,笔者认为:关键应看其共同犯罪的故意是否成立,而共同犯罪故意的成立,必须要求共同犯罪人认识到 能弥补损失,被害人方可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起诉。这实际是规定被害人对贷款诈骗犯罪被告人只能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与前述规定相冲突。其主要考虑是案件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64.html -
了解详情
困在树林里的状况,是李某4人与郑某实现他们预先的共同犯罪故意的共同犯罪行为直接导致的。出于对杨某精神缺陷的明知,就算没有郑某临时起意的行为,在 。如果知道共犯中有人临时起意,实施超出预先共同犯罪故意范围的行为,却没有积极制止该行为进行或是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就可以认定对该行为是容忍或认可的,主观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