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贿罪的罪质6 (二)受贿罪的保护法益6 (三)受贿罪的实行行为及其构造6 三、事后受贿的定性处理8 论 文 摘 要 受贿罪由于内部构造的特殊性, 条件,即权钱交易的故意。因此,事前没有贿赂的约定,由于行为人正当行使职务行为在客观上对他人形成利益,为此受益人在事后向行为人给付财物表示感谢而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43.html -
了解详情
认识为判断标准, 有失明确; 目前客观说为多数学者所采取。 如果行为人对警察执行职务行为的合法性产生错误认识, 是否阻却故意从而排除袭警犯罪的成立, 绝大多数国家 隐性模式, 还有的国家采用了以上两种模式的结合。完善我国刑法对于袭警行为的规制,在充分考虑中国的现实情况、历史传统并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80.html -
了解详情
中不法侵害他人权益,导致他人遭受损害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于是,雇主对雇员侵权行为承担责任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提出来。现在,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 行为进行规定,但是却将主体限定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范围内,不足以成为规范侵权型职务行为的一般性规定。我国现行《民法通则》对雇主责任未加明确规定是一个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48.html -
了解详情
正常管理活动,损害了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伤害了公众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和客观公正性的信赖感情,因此,它一直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 犯罪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27件。经过努力,全国检察机关已经初步建立起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高检院、各省级检察院和308个地市级检察院设置了预防机构。高检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39.html -
了解详情
的特殊关系(损害结果系因雇员执行职务的行为或与执行职务有关的行为所致;雇员系在雇主领导指挥之下从事职务行为,雇主负有防止损害发生之义务;雇员 为人连带负赔偿之责任。 [3]如我国《民法通则》第67条规定,被代理人知道代理行为违法而不表示反对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4]关于法人对其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995.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内,具有一定领导权和指挥权,可以命令、指使下属、下级国家工作人员作出一定的职务行为,为请托人办事,或者命令、指使下属、下级国家工作人员不作出本应 包括利用本人的实际职权。否则的话,就会放纵一些犯罪分子。?三、如何界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1979年颁行的《刑法》第185条与《补充规定》以及1997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31.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收受财物的交换条件,即权钱交易的故意。因此,事前没有贿赂的约定,由于行为人正当行使职务行为在客观上对他人形成利益,为此受益人在事后向行为人交付财物表示感谢而行为人予以收受的所谓事后受财行为,由于行为人主观上虽有收受财物的故意但没有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交换而收取他人财物的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36.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是从事公务的人员。那么,如何正确理解“从事公务”便是正确界定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又一个共通性问题。 什么叫“从事公务”?我们认为,“公务活动”,即“从事公务 ,从事治疗、 诉讼活动分别是医生、律师的职业活动,也不属于公务活动、职务行为。根据《律师法》的规定,无论是否为国办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都是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70.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但并未利用这种合法活动为掩护,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其中“便利”的内容不同。“职务之便”的“便利”与犯罪对象有直接联系,通过该便利就可直接获得相关财物;“ 其职务之便实施的。并非所有的劳务行为都不能产生利用职务之便效果,如上所述,职务行为应当包含职权行为和具体的业务行为,只要行为人有主管、管理、经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5971.html -
了解详情
,尽管人民监督员制度目前尚未上升到国家法律规范层面,但人民监督员受检察机关委托从事职务犯罪监督期间,应视为司法人员。 (三)监管机关工作人员能否成为徇私枉法罪的 所不作为的应是其职责规定或上级要求必须履行的、不可推卸或更改的职务行为。因此行为人出于徇私动机,故意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规定必须履行的公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9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