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9]孟德斯鸠的这段话,正确地揭示了权力运作的基本规律,被认为是现代法治国家宪法制度的理论支撑 18]而御史台和都察院,都是专司监察弹劾官吏、参与审理重大案件的官署。在历史起源上,中国古代的御史制度起源于监理督察朝廷内外、地方诸官的违法事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95.html -
了解详情
匹,也才是加役流而已。[44]我国古代保证吏治清明的廉政法律制度还有很多,发展到唐代已经相当完备了,如果仅仅从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来考虑(也就是说,不考虑 养廉制度在某些朝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正是在于它是符合了人性的需求,解决了人的基本需求,这种基本需求不仅包括生活上的生存问题,还包括了与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65.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基本上延续了《大清民律草案》对外国民法基本制度和原则的移植格局。 在司法制度方面,为了在移植外国立法经验之前有所鉴别,修订法律馆 可以参阅。 [22]前引[21],第1343 页。 [23]其实,在中国古代用语中,是没有继承一词的( 参见《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 年版,第1343 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64.html -
了解详情
要使每一位公民,无论是普通公民还是嫌疑人甚至罪犯的基本人权得到有效地保护就必须有一制度去保障它、实现它,而这一制度的主旨就是司法权力被分立,司法权力被制约,其 或者其手下说: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笔者以为这一观念、理念非出自国民党首创,在古代中国就有比如说,商鞅变法中有一项就是连坐制度,后来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45.html -
了解详情
称之为法,自然出于国家。上述定义强调习惯法的强制力来自国家,否认了存在有未被国家认可的习惯法。而事实上,在中国古代,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一直作为调整乡土 代表人物之一、奥地利法学家埃利希(1862-1922)提出的。他曾在其名著《法社会学的基本原理》的序言中说道:“无论是现在或者是其他任何时候,法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88.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是社会系统为主体的公共秩序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上四个要素,以法贯之,通过法律来引导、确立和保障。 中国古代反腐败主要表现在监察、惩戒、教育和预防 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存在着腐败?过去人们往往认为,由于制度的健全性、资源的充裕性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差异,腐败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然而近年来,美国、意大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938.html -
了解详情
推沈家本,他先后作了《死刑之数》与《唐死刑罪总类》,对中国古代死刑进行数量上的探讨。据他统计,夏朝,200事,西周初期,500事,周穆王后,200事 所规定的谋反、谋大逆、谋叛等十恶重罪者,不享受八议特权。 八议制度确立的基本精神并非是怎样根据犯罪事实定罪判刑,而是怎样寻找理由来优容贵族、官吏,尽量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16.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是社会系统为主体的公共秩序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上四个要素,以“法”贯之,通过法律来引导、确立和保障。中国古代反腐败主要表现在监察、惩戒、教育和预防 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存在着腐败?过去人们往往认为,由于制度的健全性、资源的充裕性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差异,腐败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然而近年来,美国、意大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20.html -
了解详情
,《唐律》、《清律》都存有“性贿赂”相关概念。中国古代亦有“十恶”说,性贿赂与“十恶”中的“不道”、“不义”、“内乱”(禽兽其行,朋淫乱礼)有着 一文以来,隐私权已经被绝大多数国家立法所接受,并被普遍地视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参见《民法的精神》姚辉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171页、《世界人权宣言》第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93.html -
了解详情
推沈家本,他先后作了《死刑之数》与《唐死刑罪总类》,对中国古代死刑进行数量上的探讨。据他统计,夏朝,200事,西周初期,500事,周穆王后,200事 所规定的谋反、谋大逆、谋叛等十恶重罪者,不享受八议特权。 八议制度确立的基本精神并非是怎样根据犯罪事实定罪判刑,而是怎样寻找理由来优容贵族、官吏,尽量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