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政策则可以说是这一特征的最主要、最鲜明的体现。 其二,刑罚政策的目标与刑事政策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有效地控制犯罪和预防犯罪。犯罪作为一 17.2%,比1989年上升了7.2个百分点。[13] 刑罚政策的导向功能不仅体现在实体法方面,而且也影响着程序法的制度、规则及运行机制。例如,我国1979年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82.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在财产犯罪方面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是我国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实践中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德国刑事法学在刑法改革中创造的边缘构成加酌定起诉的方法, 很小了。 第三,德国刑法理论创设的这种边缘构成加酌定起诉的模式,使实体法能够与程序法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发挥作用。在实践中,没有受害人的告诉,对价值轻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00.html -
了解详情
、积极退赃、退赔,较之拒不悔罪、隐匿财产、逃避罪责等表现,应当受到相对较轻的处罚。[18] 在程序法规范层面,《刑事诉讼法》第99条规定了刑事被害人 [J].现代法学,2013,(6):120. [17]高铭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酌定量刑情节的适用[J].法学杂志,2007,(1):3. [18]王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9456.html -
了解详情
从个体自觉,逐步汇聚成理论共识,并在当下转化为一种渐进式法律体行:程序法上,继2007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立即执行)的核准权后,2010年5 志.刑法评论[A].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高铭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酌定量刑情节的适用[J].法学杂志,2007,(1). [3]游伟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711.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虽然从实质上讲也是一种证明要求,但其是一种动态的、渐进的并受刑事诉讼模式限制的证明要求。 综上,可以明确:第一, 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135, 142。 {10}张智辉,等.中国检察刑事政策与证据规则{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4. 69。 {11}卞建林,等.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15.html -
了解详情
要素,或将被害人之欠缺保护的必要性视为可罚性之限制事由;另一方面,在刑事程序法上,被害人在诉讼上的参与地位、被害人之获偿需求及正义要求、 学院学报,2006,(5)。 {15}{21}张建升.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程序操作问题辨析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与刑事和解研讨会观点综述[J].人民检察,200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24.html -
了解详情
要素,或将被害人之欠缺保护的必要性视为可罚性之限制事由;另一方面,在刑事程序法上,被害人在诉讼上的参与地位、被害人之获偿需求及正义要求、 学院学报,2006,(5)。 {15}{21}张建升.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程序操作问题辨析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与刑事和解研讨会观点综述[J].人民检察,200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43.html -
了解详情
都取决于知识产权持有人。 在大部分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持有人通过民事程序来解决侵权纠纷。与刑事处罚相比,民事救济,特别是禁令和赔偿金,对知识产权持有人更为有用。 提供知识产权的适当限制和例外规定以及规范不正当竞争行为;(2)知识产权程序法对所有当事方都应该公平和公正。 综上,国家自主推行和实施与其国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33.html -
了解详情
形势的需求和刑事政策的中心工作取向。重视犯罪控制的时期,在民主国家选举的重大时刻,对于犯罪的态度几乎成为政治人物能否胜选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自由主义与人权保障 时代的法官面对不同的时代背景敏锐地做出回应。德国学者拉德布鲁赫认为,程序法之于社会制度,犹如航船的桅杆之于船身,船体最轻微的晃动也能体现于桅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56.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进一步发挥其积极作用,对法官的专业素质、对现实社会的洞察力、对刑事司法政策与刑事法律的关系的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引 言 我国社会当前正发生着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中,法官应向当事人讲解与案件事实和定性有关的实体法、程序法知识,尽力促成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的公开和透明,并及时将事实的认定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3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