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因果关系又各有其特点。 一、刑法因果关系的概念 因果关系本来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后来被引入刑法中。哲学上的因果关系是一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犯罪总论问题探索》,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51页 [2]王作富主编,《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参见《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43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89.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础上,确立共谋共同正犯脱离制度,不仅是弥补刑法理论中现有犯罪停止形态理论在解决共犯退出问题上的不足的必要手段,而且也有利于完善我国共同犯罪理论体系,进一步 共同正犯而言,欲切断与其他共犯行为和结果上的因果关系,只需自动放弃犯罪并将其欲脱离共犯关系的意愿告知其他共犯即可。 1.自动放弃犯罪。对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058.html -
了解详情
cause),或称近因理论(proximate cause),也得以确立。最初该法律上的因果关系采直接结果(direct consequence)理论,侵权行为发生后,只要没有外来事件 我国刑法学在因果关系问题上的主流学说采用的也是条件理论,而非相当性理论。参见〔英〕哈特、奥诺尔:《法律中的因果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350.html -
了解详情
与混合都应当兼顾。 还是举刑法学上的例子加以说明。长期以来,刑法学上的因果关系被武断地区分为必然因果关系与偶然因果关系,⒃其中,前者是指先行 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0-81页。 ⒅参见刘艳红:《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241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5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意义的原因才是刑事责任的基础。 美国刑法中的法定原因理论和民事侵权法关于责任条件的理论一脉相承。美国法院在处理证券欺诈侵权案件的因果关系时,将其分为前后两 学者认为,美国法院在涉及内幕交易案件的因果关系时,有时也会把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和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正当的目的与损失的计算方法等相混淆,以致在判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91.html -
了解详情
种过失犯罪, 因而背职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过失性, 表现为过失犯罪的因果关系。过失犯罪的因果关系具有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共性, 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过失犯罪 此种情况下, 就不能认为在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3.正是由于没有履行特定的作为义务, 才引起了这一结果。但是如果实际结果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7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意义的原因才是刑事责任的基础。 美国刑法中的法定原因理论和民事侵权法关于责任条件的理论一脉相承。美国法院在处理证券欺诈侵权案件的因果关系时,将其分为前后两 学者认为,美国法院在涉及内幕交易案件的因果关系时,有时也会把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和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正当的目的与损失的计算方法等相混淆,以致在判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200.html -
了解详情
因果关系的判定,应非政策决定之过程,而系事实因果之问题。无论是事实上的因果关系还是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均带有法律决定之意蕴,二者之差别不在种类之不同, 我国正在进行两型社会建设,刑法手段在保护环境和资源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刑事手段介入环境保护最大的问题是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证明。基于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政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096.html -
了解详情
或标准,试图对该概念进行界定,但这些抽象的解释和模糊的公式或标准却离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远;另一方面,许多学者从解决实际问题 :《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22、李光灿著:《刑法的因果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3、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89.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和司法解释规定监理可以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74条的规定以及1989年4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押犯能否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主体的批复 最后导致了事故发生,因此其行为与事故发生之间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李柱和指挥开凿的是直径达20厘米的下料孔,而周晓敏同意开凿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0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