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比如我们一方面提倡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但是另一方面却没有具体的刑事诉讼制度与之衔接。如果犯罪嫌疑人坦白了,侦查机关一取证,自然就发现了一些没有 强制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行政权的性质,因此,应该遵循比例原则,能用取保候审、保释时就不用羁押,能不采取强制措施的就尽量不采取。无论是行政执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50.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原则隐含于具体的法律条款之中,并且决定这些具体法律规定的走向,它们是具体制度和具体法律规范的本源,这些基本原则的适用有利于检察官、法官等司法(执法)人员 同样处理的基本要求。第二,要解决准确适用法律与对特殊群体(包括所谓弱势群体)人文关怀的矛盾。在适用取保候审、逮捕等强制措施时,法律(刑诉法、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84.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律师在侦查阶段所享有的权利只是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申请取保候审,了解涉嫌罪名及会见犯罪嫌疑人(刑诉法第96条)等,而没有调查取证权 还有必要建立辩护人在侦查阶段的阅卷权制度,以实现控辩双方实质性的对抗,利于案件事实的查明。〈六〉逮捕、羁押与保释。逮捕是在一定时间内剥夺个人人身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15.html -
了解详情
三个条件:第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第二,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第三,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其中第三个要件中 陈志龙:《检察官与羁押犯嫌》,载《宪政时代》1997年第2期。 {12}陈光中、{德}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80.html -
了解详情
公正与效率是刑事诉讼活动的两大价值目标。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刑事犯罪形势比较严峻,治安压力大,各级司法机关的主要任务是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民安全, ,有的代表主张借鉴英国的保释制度,加强对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监管力度,降低羁押率,减少超期羁押问题的机会。同时,实行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相分离的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70.html -
了解详情
的,但在司法实践中,拘留、逮捕为最常见的措施,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适用相对较少。这一问题也与有罪推定有关,既然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那么为了 、逮捕、待审羁押措施的撤销、变更均由预审法官或法官审查批准。2扩大取保假审适用范围,保释制度是防范强制措施风险的有效方法,在西方国家,除少数特殊情况,如罪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91.html -
了解详情
听取双方就嫌疑人的羁押问题进行的辩论,然后据此作出羁押、保释或者采取其他替代性措施的裁决。显然,这种将逮捕与羁押加以严格分离的做法,使得中立的司法机构能够对 措施为数甚少,且发挥的效力不甚明显。作为羁押的替代性措施,中国的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在适用范围上过于狭窄。拘传一般只适用于那些经两次合法传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38.html -
了解详情
: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 犯罪嫌疑人的临时羁押。另一方面,应明确规定临时羁押的条件,除此之外应当允许被追诉人取保候审。 市场经济以民主、自由、平等为前提,以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为逻辑起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42.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一旦被捕后,往往剥夺的人身自由的状态一直延续至判决生效后,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二是在中国当前的司法实践中,许多侦查机关甚至地方政府习惯于把 嫌疑人在逮捕程序中请求救济的权利,现行的“取保候审”措施是由司法机关单方面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必须建立“保释制度”,犯罪嫌疑在羁押一定时间后或有正当理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97.html -
了解详情
条勉强是关于羁押救济制度的规定,其中第52条规定的是依申请审查,其内容为: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第73条规定 个层次:羁押前置措施、羁押、羁押替代措施。郎胜:《欧盟国家审前羁押与保释制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12]同注[8],第22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2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