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所以,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在我国刑法规定的目的和任务下,不容置疑,附加积极侧面的重复式表述实无必要。即使实务 注释与参考文献 ⑴参见[德]冈特施特拉腾韦特、洛塔尔库伦:《刑法总论Ⅰ犯罪论》,杨萌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245页。 ⑵[法]卡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34.html -
了解详情
{7} (P.12)。因之,同样醉心于概念、孜孜以求于完善的中国大陆刑法学者,以大陆法系递进式犯罪构成模式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自在情理之中。 对此,储 (M).周嘉桂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10}苏俊雄.刑法总论Ⅱ犯罪总论(M).台北:台北大地印刷厂股份有限公司1997 {11}谢晖.价值重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697.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因果关系的规范性的侧面{10}(P.116-136)。 如果说风险分配上的观念变化与刑法机能的调整会导致规范的复杂化,那么,规范的复杂化必然引发刑事不法行为类型的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德]约翰内斯.韦塞尔斯:《德国刑法总论》,李昌珂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8}陈兴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670.html -
了解详情
,即归责要素和归责体系的研究。总之,我们既要坚持又要完善中国刑法学的学科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进一步推动刑事法治事业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6] 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赵秉志主编:《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张明楷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65.html -
了解详情
支持,包括罪犯在内的人们必然对这样的法律的合理性产生怀疑以至心理抵触。必须坚持刑法总则、分则规定相结合控制死刑。[36]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 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3期。 [43] 参见赵秉志主编:《两岸刑法总论之比较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赵秉志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79.html -
了解详情
,罗克辛就清楚地指出:纯粹的思想性目标设定和纯粹的违反道德行为不是刑法保护的对象[ 2 ] 。在现代社会中,也只有在遵从辅助原则的前提下,才能得出 ; [德]冈特施特拉韦特与洛塔尔库伦著,杨萌译,《刑法总论I 犯罪论》,法律出版社,2004 年,第434 页以下。 参考文献: [1 ] 刘淑. 日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27.html -
了解详情
谟. 刑法原理[M] .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6. [8 ] [日]大谷实. 刑法总论[M] . 黎红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9. [9 ] [日]我妻荣. 新法律学辞典[M] . 董舆,等译校.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893.html -
了解详情
卷二):犯罪总论问题探索[M].法律出版社。 [10]【日】野村稔,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11]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关系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 [13]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41.html -
了解详情
卷二):犯罪总论问题探索[M].法律出版社。 [10]【日】野村稔,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11]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关系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 [13]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75.html -
了解详情
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新变化。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我国刑法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24]还有重大责任事故犯罪问题、[25]侵犯著作权犯罪 出版社1993年版。 [16]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赵秉志主编:《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8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