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研究基本上都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规范性的。换言之,这样的研究只是在描述与交待刑法中有哪些理论经历了变化,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 法。{75}彼时,犯罪被置于侵权行为的范畴之内,因果关系对于刑事责任(或侵权责任)并无任何意义。只要结果出现,行为人便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既不问其主观上有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462.html -
了解详情
、道歉等形式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后,国家专门机关对加害人不追究刑事责任、免除处罚或者从轻处罚的一种制度[8]。刑事和解制度在实践中,已经被试点、推广多年,其中 大疑惑或许是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程序,检察机关在其中承担着一种什么样的角色,有什么样的职责。新《刑事诉讼法》第281条第1款规定,没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313.html -
了解详情
中必不可少的司法活动,司法机关首先要查明某一行为是否是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行为、本案发生了什么样的危害后果、该后果是否是对定罪量刑有意义,最后再确定行为与危害 ,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扶养即为不作为,因不作为导致危害后果(情节恶劣)的,要承担刑事责任。可见,法定的作为义务的存在,使不作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建立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68.html -
了解详情
。这个原则跟《公司法》概念差不多,我们知道在《公司法》概念里面的经理人,应当说,他对于公司的财产的损失一般情况只承担有限责任,除非有恶意或有明显的违背了 用什么样的程序来保证发现以及靠什么样的部门和人员来发现却规定的很少。当然,想靠一部实体法达到所有这些目的也是不现实的,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实体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82.html -
了解详情
调查被告人程序,违反了刑事案件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使被告人承担主要的证明责任。在刑事诉讼中,实体问题的证明责任由控方承担,被告人既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 丧失作证权。在上诉中,辩护人认为,辩方在庭审中有权决定在什么时段传唤什么样的证人作证。但上诉法院认为,被告人应当在其他辩方证人之前作证,这是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968.html -
了解详情
原因论是否自成体系,是检验一个学派或学者能否自立于学术之材的重要标准。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犯罪原因论就有什么样的犯罪观和和刑罚观。 二、古典学派的犯罪原因论 也并不针对犯罪人而是对处于同样处境的人都要承担,这实际上形成一种新的政策,是社会政策,而不是刑事政策,如果社会仅对犯罪人承担责任的话,这等于是对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29.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们各自究竟包含了哪些内涵,它们在整个犯罪论三要素学说的理论体系中究竟扮演着何种角色,这些问题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可以说是 因为因果关系只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有因果关系并不一定构成犯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要负刑事责任,还要看行为人的主观内容。违法性要素的属性不也是这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588.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问题则要解决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识别和排除非法证据,包括法官依职权主动排除还是当事人申请后才排除?非法证据的证明责任由哪一方当事人承担,由提供证据的一方 从对方获取证据等。对采用什么样的取证手段,双方当事人可以说是同样清楚的,对有关取证手段的信息,双方也是等距离的,因而也就不会发生举证方易于提供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4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问题则要解决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识别和排除非法证据,包括法官依职权主动排除还是当事人申请后才排除?非法证据的证明责任由哪一方当事人承担,由提供证据的一方 从对方获取证据等。对采用什么样的取证手段,双方当事人可以说是同样清楚的,对有关取证手段的信息,双方也是等距离的,因而也就不会发生举证方易于提供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8.html -
了解详情
概念到目的行为概念,再到社会行为和人格行为概念的发展{5}(P.148),虽然理论界对什么样的因素可以影响行为的构成还有争论,但是,行为必须依赖主观心理才能成立 :正当化辩护是使一个行为在当时情况下成为被社会所接受的并且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甚至不应当受到谴责的辩护,如果没有这种辩护,这个行为就会是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