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贪,以求弊绝风清;或是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扬善瘅恶,以期利兴害除。这样,中国古代的职官法就很为发达,见于《睡虎地云梦秦简》中的《置吏律》 依附的体制发生动摇的情况下,正处于一种暂时性、过渡性状态。 晚清职官考核和奖惩制度的变化有一过程: 光绪十三年(1887)修定《六部处分则例》,继续行京察、大计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95.html -
了解详情
、环保节约等生态伦理成为人类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得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从观念创新到行为规范创新、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指导原则,诸如在科技 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34] 李步云主编:《中国立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35] 第一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512.html -
了解详情
兴起以来,人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热点话题,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人权的保护。通常,人权的内容一般被认为有三大类,即人身权、财产权 能在实践中得到切实,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中国古代传统法律制度中,刑事司法采取有罪推定的原则,传统的侦查、审判模式和观念根深蒂固,一时不能得到改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91.html -
了解详情
和超俗秩序观念,城隍神信仰就是传统中华民族最有民族特色的宗教观念之一,是中国古代天人关系观念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核心是自然和谐。中国人重视自然秩序与 )特别强调司法官员无私无畏、清正廉明、明察秋毫的品质 司法公正系于执法官员的个人品德,还是严格法律制度的督促制衡?在人治的中国传统社会,司法公正更多体现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533.html -
了解详情
适应本乡实际需要,“合村公议”,自行制定,保证其民间自设公共行为规范的性质而有别于正式法律制度———国法。(3)内容主要是儒礼教化,纯善民风之意。但到清朝中期 的个人行为让众人督察,以乡里约定俗成的力量规范个人的行为,说明古代中国就有了邻里监察的风俗,这是中国乡约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乡约中还特别强调童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947.html -
了解详情
根本在公正,公正之基础在清廉。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中,廉洁是人民法官的道德底线和行为标准,是基本保障。没有廉洁,忠诚、为民、公正就得不到保障。 廉者,政 是瘠地,存心不刮地皮。在制度上,我国历朝历代都设立了各种监察与反贪机构,出台种种法典奖廉罚贪。以上构成了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体系,其中贯穿了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781.html -
了解详情
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审判活动以公正和效率为主要价值取向,其自身的公正性至关重要。在长期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审判制度的设计者们绞尽脑汁,不遗余力地探寻审判活动的 }陈光中,崔洁.司法、司法机关的中国式解读[J].中国法学,2008,(2). {7}刘瑞华.司法权的基本特征[J].现代法学,2003,(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55.html -
了解详情
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要求,不受本国原有的法律制度的拘束,大胆地总结了其他各国的立法经验,创制出新的自己的法律。李悝励行变法和“法治”,同时 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为着比较法研究建立必要的基本资料,约在197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首先编辑出版了《外国法学动态》,介绍关于苏联东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5.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占有利益的过程中,选择、实现、评价三阶段就分别对应着三种基本的国家权力立法权,即选择权;行政权,即实现权;司法权,即评价权。[27]上述种种回答都对三 则源于议行合一的集权制度下专门的权力监督理论;他们还以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中国古代的一总四分权力格局(皇权集权之下的行政、军事、监察、审判四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411.html -
了解详情
清廷变法修律。这场改革以引进西方法律文化为基本内容,并仿照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度制定了新型司法制度。虽然这些司法制度未来得及实行清王朝就垮台了,但其毕竟 参见相应年份《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11]傅郁林:《审级制度的构建原理》,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12]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