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一词,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如唐代州一级掌管刑名的官吏叫做“司法参军”,县一级掌管狱讼的官吏叫做“司法”。近代意义上的司法是与立法、行政相对应的概念 遵循“天人和谐”理论等等。本文主要是以司法制度为背景,从司法文化的角度讨论司法独立。传统司法文化和与司法独立有关的特征主要有如下这些。(一)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399.html -
了解详情
现代化进程中发生激烈的冲突和碰撞,才会如影附随地在各自制度背后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牵引和导向作用,进而影响着各自的司法实践。由此,尽管本文名为比较,而比较自然有异同之分 观念文化对应物的诉讼制度,起于《法经》,形成于秦汉,到唐代《唐律疏议》而臻于完备,以后无论是《宋刑统》、《大元通制》,还是《大明律集解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65.html -
了解详情
鉴定的规定。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期,西方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司法制度的大变革,其中的刑事诉讼制度由纠问式向控告式转变。许多国家(如英国、 ,鉴定的对象和范围也较宽,并制定有许多法规。我国唐、末时期,鉴定制度发展到较为完备的程度:唐代将鉴定人作虚假结论依罪受罚加以法定化;宋代的法律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35.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在立法技术上是欠考虑的。首先,作为最高审判机关的司法解释性文件(注10),与《律师法》第3条第4款律师依法执业受法律 已有人呼吁建立法官交流制度,使法官经常处于一种陌生的环境中(注15)。古代任职回避的内容有很多,但主要是原籍回避和亲属回避,例如唐代就规定,官吏不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21.html -
了解详情
教育的认同,我国古代便不乏公民接受教育的理念。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从唐代繁盛的官学到明清私学的推广,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 行政救济普遍存在问题,因此笔者在此仅讨论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健全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制度需有针对性,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受教育权的诉讼机制。保护公民受教育权的最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39.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的特殊的身份关系。 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亲亲相隐。到了唐代,基于屈法以伸伦理的观念,《唐律疏义名例》确立了同居相隐不为罪原则。 的刑事证人作证制度尚不完善,达不到相应的司法效果,不利于立法目的的实现,建立完善的刑事证人作证制度具有一系列的重要意义。在现阶段,联系我国实际,借鉴其他国家的有关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39.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对司法鉴定启动程序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来解决。 二、关于司法鉴定启动程序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争议 在当前的司法鉴定制度研究领域,司法鉴定启动程序已经成为许多学者所关注的热点。 伤情的鉴定);《唐律疏议.诈伪》的相关记载更是被看作唐代的法医鉴定技术的反映。而西方国家最早的司法鉴定技术则是集中在人身识别技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189.html -
了解详情
的这种研究,可以为我们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政策选择提供客观依据,保障法律制度公正有效地适应社会的各种需要,从而有助于形成一种充满活力、反应灵敏而又 任务所决定。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法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曲折坎坷,教条主义错误遗患深远于今犹存。我国传统法律思想自秦汉以来大体一脉相承,唐代以后更是代代因袭,极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61.html -
了解详情
出于原始的杀人偿命观念,法官快速结案的冲动,不当的错案追究制的掣肘,以及所谓民意、民愤的牵制⑩。根据目前的司法鉴定制度,只要邱兴华被精神病专家鉴定为因患有精神病 . (14)在古代中国,自北齐之后才出现优待精神病人犯罪的法律,且有诸多例外。唐代法律对精神病犯罪的有较多优待,但至明清两代,法律则对精神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972.html -
了解详情
是逐步以公力救济取代私力救济,在现代法治秩序中尤其如此。在中国,至少从唐代开始,如果债务人不履行义务(违负) ,可以请求官司进行假扣押、假处分。当时 执行难的问题就主要体现为技术层面的问题了,即:能否设计出一个合理、科学、权威的司法体制和执行制度;这一制度的执行可能面对的障碍;切实保障判决执行需要耗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1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