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论 主体—权利意识淡薄、普遍主义规范缺乏、司法行政职能未分化等现象与政治体制及统治者的法律观是互为因果的。唐代立法宗旨“弘风阐化、安民立政”所 意识和权利要求,为此需要更积极地利用诉讼(审判)制度。事实表明社会发展的实际过程并非如此单纯。司法制度效率、诉讼成本(包括费用、时间、风险性、社会关系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92.html -
了解详情
鉴定的规定。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期,西方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司法制度的大变革,其中的刑事诉讼制度由纠问式向控告式转变。许多国家(如英国 鉴定的对象和范围也较宽,并制定有许多法规。我国唐、末时期,鉴定制度发展到较为完备的程度:唐代将鉴定人“作虚假结论依罪受罚”加以法定化;宋代的法律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3.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在立法技术上是欠考虑的。首先,作为最高审判机关的司法解释性文件(注10),与《律师法》第3条第4款“律师依法执业受法律 已有人呼吁“建立法官交流制度,使法官经常处于一种陌生的环境中”(注15)。古代任职回避的内容有很多,但主要是原籍回避和亲属回避,例如唐代就规定,官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0.html -
了解详情
现代化进程中发生激烈的冲突和碰撞,才会如影附随地在各自制度背后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牵引和导向作用,进而影响着各自的司法实践。由此,尽管本文名为“比较”,而比较自然有异同之分 文化对应物的诉讼制度,起于《法经》,形成于秦汉,到唐代《唐律疏议》而臻于完备,以后无论是《宋刑统》、《大元通制》,还是《大明律集解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28.html -
了解详情
现代刑法学原理表明,一种行为要进入到犯罪领域接受立法的规定,就必然要进入到实践领域进行定罪和量刑的司法评价。即使我们把这种纯属于自由心证、自由裁量价值 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⑻同注⑺,引言第5页。 ⑼摘自黄现璠:《唐代社会概略》,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⑽同注⑸,第14页。 ⑾同注⑸,第5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4577.html -
了解详情
入官,卖者三百,买者一百,此即为政府发给财产过户文契并征收契税之先例。至唐代,因实行均田法,对于土地私相买卖有严格之限制,故行文牒制度,以证明 霍震宇:《行政登记与司法审查》,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88页以下。)李凤章博士则强调警惕权利登记制下国家公权力的扩张,提出从制度边际约束考察登记限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369.html -
了解详情
现代刑法学原理表明,一种行为要进入到犯罪领域接受立法的规定,就必然要进入到实践领域进行定罪和量刑的司法评价。即使我们把这种纯属于自由心证、自由裁量 年版,第1页。 [8]同注[7],引言第5页。 [9]摘自黄现璠:《唐代社会概略》,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10]同注[5],第14页。 [11]同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102.html -
了解详情
确立 隋律不存,但唐律继《开皇律》而来,从中可大致了解隋律内容。唐代,亲亲相隐进一步发展,《唐律名律》篇同居相为隐条规定:诸同居,若大功 亲亲相隐契合刑法总则但书规定,匹配分则定量模式。实践层面上,亲亲相隐体现于抽象的司法解释与具体的个案解释中。亲亲相隐同任何事物一样,都具有两面性。对其合理成分应予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4623.html -
了解详情
的,因此必须坚决予以批判与否定,从来没有考虑过其中的合理性以及传承性。事实上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唐代法典由于与传统礼教高度结合,不仅作为中国法制史上的 的情况不符合各个职能部门的制度和规定,那么这位公民就不再享有诉权;其次,通过这个情况人们也就能引申出关于刑事诉讼法究竟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是如何被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54.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死刑的方法也会比较人道。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国的唐代贞观之治的时候,国家一片太平盛世,贞观四年,天下断死罪的二十九人。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社会 司法就可能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感性和冲动。近两年实行的法官检察官从通过国家司法资格考试的人员中选任的制度值得提倡,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法官队伍。 (三)从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