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努力从本国国情出发,贯彻、执行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对本国刑事司法制度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特别是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借鉴、吸收英美法系的一些 合议庭的职权等。3、确立复审制度。我国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并设立审判监督程序和死刑复核程序,为被判有罪、处以死罪的人在上级法院实现复审的权利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59.html -
了解详情
废的哲学思辨、并切合中国现今死刑司法实际来与读者一同探究我国死刑制度的发展态势及改革思路。 一、死刑的演进 “死刑,又称生命刑,乃刑之极也。 ,标准失衡 应“严打”之需而下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权,由于我国法院级别管辖而使死刑的二审复核程序同时进行甚至合二为一。我们认为,这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96.html -
了解详情
。[11]有的学者则从程序法角度出发,综合提出限制死刑适用的建议:一是以一审程序为中心改革死刑程序;二是实现死刑案件二审程序和复核程序的分离及构建多元化的审理 程序的科学化设置尤为重要,而首先要解决的是死刑量刑程序模式的选择问题。从我国目前学界的研究和司法实务部门的改革试点看,大致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326.html -
了解详情
法治社会的一个进步。当然,这还需要法学界长期的努力。如果刑诉法开了个头,有了个形式,那么实体法的改革内容,就不得不进行 4、还有一点,也是令人担忧的,就是 孳息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处分。 第四章死刑复核程序 第四章死刑复核程序 第一百九十九条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五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7.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的审理情况也与此相似。其次,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死刑复核程序只规定了书面审核的方式,因此,审判公开在死刑复核程序中根本无法贯彻落实。(6)检察官、法官 法官往往在观念上更容易固守程序工具论、重实体轻程序,在执法上总是企图摆脱正当程序的束缚而求救于隐形程序。(二)、隐形程序的改革路径从前文的分析不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00.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将进一步严格死刑审判和复核程序,强化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死刑复核案件的法律监督,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发布指导性案例进一步明确死刑适用标准,继续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 罪行极其 这丝毫不涉及内涵)。第一句有重大修改,死刑适用标准由罪大恶极改为罪行极其严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刑法关于死刑执行有两种最终事关死与不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711.html -
了解详情
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全面回收死刑复核权,标志着死刑程序正当化已迈出重要的一步。目前我国司法中实际适用死刑的数量已大幅度减少。在这一背景下, 犯罪的特别之处。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未来时效制度的改革中,可以对单位犯罪的时效制度作出补充性规定,并且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依据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600.html -
了解详情
的可能性。为此,在慎刑观念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死刑复核程序、会审制度等,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预防冤狱、减少死刑的作用。除了宋代等少数朝代之外,其它朝代的 司法机关复核,然后由最高统治者核准。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的死刑复核制度。在唐代,统治者较为重视对死刑案件的监督,将死刑三复奏皇帝核准改为京城五复奏、州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0007.html -
了解详情
惩罚犯罪的手段而不是威吓人民使人民服从的工具,所以死刑在行刑方式、行刑场所和它的适用范围上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至19世纪末,英、美、日、俄、 核准死刑并没有法律依据 与世界多数国家在死刑复核程序上的严格与缜密相比,我国的死刑复核程序却因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权的不当下放而显得有完善之必要。这样的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09.html -
了解详情
此后最高人民法院又先后授权广东等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部分毒品犯罪的死刑案件。这种授权实质导致了一些重大案件的一审程序和死刑复核程序二合为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取消了死刑 不具有的特殊作用,因此在存废上应辩证地看待。在现实条件下我国保留死刑、改革死刑,使其发挥好的作用。同时,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8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