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不宜细的观点),又有何辩驳必要呢?至于说唐代人对南北朝律典优劣评价的标准不是该律典的编纂体例及内容的合理性及实用性,而主要是看其是否简要,这主要受 (32),将京畿地区的司法权力严格划分,避免了中央司法官吏滥用职权的现象。 妇女缘坐问题趋于合理。缘坐即一人犯法,罪及亲属的制度,体现了中国封建法的家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46.html -
了解详情
治军,下马治民,集军事指挥及行政、司法、人事等全权于一身的地方高官,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都督、唐代的节度使、宋代的安抚使、明清的总督等。他们手中所持的代表天子权威 ,经批准后,方可处决。唐太宗在此基础上,又于贞观五年规定了五复奏制度,虽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复奏[25]。其具体规定是:凡京城死刑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16.html -
了解详情
支的说法, 恐非确论。陈寅恪先生已经指出其非,参见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 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2页。)当然,这是一个 知道,宗法伦理的基础有二:一是家族,二是身分。故尔,考察宗法伦理的司法意义,必须由身分等级入手来分析。这里,我们以家族为线索,稍事说明。其一,作为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86.html -
了解详情
但这并不是简单地照搬西方国家职权主义模式下的司法鉴定制度,而是防止侦查控诉机关因启动司法鉴定程序受限制而降低侦查控诉工作效率的现象发生;其次,被害人发觉自己权利受到侵犯而 伤情的鉴定);《唐律疏议.诈伪》的相关记载更是被看作唐代的法医鉴定技术的反映。而西方国家最早的司法鉴定技术则是集中在人身识别技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373.html -
了解详情
挠直,刑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至今仍闪烁着法治的光芒。唐代之后,由于儒家文化的浸染,礼法合一,把伦理道德与法律力量紧密地糅合在一起,影响 土壤,市场催生民主与法制。可以说,个人本位和权利本位是西方司法制度最核心的文化内涵。个人本位的价值观认为,个人价值应当优于社会价值。权利本位是伴随着个人本位而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75.html -
了解详情
的《六官》、《六典》之篇。进入封建社会后,便更趋详密,如唐代的《唐六典》、明代的《大明会典》、《正德会典》、《万历会典》,清代的《清 政法的产生则是以权力分立为前提,以行政独立于立法和司法,并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和接受必要的司法监督为条件的,而非以国家的产生为前提。可见,国家管理虽与国家同时产生,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83.html -
了解详情
挠直,刑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至今仍闪烁着法治的光芒。唐代之后,由于儒家文化的浸染,礼法合一,把伦理道德与法律力量紧密地糅合在一起,影响 土壤,市场催生民主与法制。可以说,个人本位和权利本位是西方司法制度最核心的文化内涵。个人本位的价值观认为,个人价值应当优于社会价值。权利本位是伴随着个人本位而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47.html -
了解详情
摩”及“善喻”等观点中窥见一斑。由此至明清时期,历代的教育思想都在儒家教育观的基础上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唐代教育家韩愈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曹,若要成为法曹,则必须首先通过竞争激烈的司法考试,然后在司法研修所中经过一年半的司法研修。在现行制度下,从20世纪60年代直到90年代初,每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5.html -
了解详情
的制度。例如,在判处死刑问题上早就设立了死刑复核制度,唐代甚至要求死刑案件执行多次复奏的制度。再如,在刑法的执行方面,它们建立了悯囚制度,保障 ,他们的尊严极有可能受到执法者的不公正对待,因此,改革司法制度,加强诉讼中的人文关怀具有必要性。刑事司法中的人本精神,含有这样的一种基本理念,就是在刑事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61.html -
了解详情
统治的稳固,尤其惧怕天罚,需要一定程度的司法公正。为此必须对司法不公进行限制,以减少冤抑。从而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制度。据《周礼》及《尚书?吕刑 周代要求法官审案“各丽其法”,并已建立上诉制度和法官责任制度。秦汉建立了监察制度。到唐代诉讼制度、监察制度及法官责任制度已比较完备。明清则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1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