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完全的所有权,不存在无权处分的情况。这是不动产善意取得和动产善意取得的区别所在,动产善意取得可以基于卖方对物的占有,而不动产善意取得则必须基于产权 第二份合同则办理了过户手续,第二份合同的买方对房屋的所有权取得并不是基于其是否善意取得,而是基于过户登记的公信力。第一份合同成立但因为没有办理过户登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310.html -
了解详情
。随着登记制度的产生,表明国家权力已经介入到市场交易中来,同时也克服了在不动产的交易中占有移转不具有较强公示性的缺陷。我国自周朝开始形成了土地管理制度, 善意取得适用的前提是无权处分,即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的财产。而公信原则适用的前提是有权处分。因为登记记载的权利人,在法律上也能推定其为合法所有人,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02.html -
了解详情
,买卖通过独立的物权合意而实现。分离原则咋看上去似乎较为复杂,其实并非如此,其法理甚为明朗。 在传统民法理论中,民事基本权利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区分,而 处取得制度。德国法承认从无权利人处善意取得的可能性,但此种取得必须依据一个外部的标记,这个标记在动产物权中是占有,在不动产物权中就是土地登记簿之登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12.html -
了解详情
物权说,主要根据台湾民法第911条规定:典权系以支付典价,占有他人之不动产而为使用收益之权[6~7].其中用益物权说为通说。 三、典权与不动产质权制度 债务,质权人得以一般债权人地位就债务人其他财产申请强制执行。但典权制度中,典权人无权就典物价值低于典价之部分提出返还请求。 第三,在典权制度中,若典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15.html -
了解详情
鉴指出:物的成分,无论其为重要成分或非重要成分,事实上得为管领 的,皆可作为占有的客体。有疑问的是,除动产占有外,于不动产上得否成立占有?特别是 ,也是占有效力使然;第二,善意取得制度更离不开占有制度。按占有制度的规定,当转让人无权转让他人之物时,基于占有公信力法则,善意的受让 人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即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46.html -
了解详情
。此时即涉及到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问题。善意取得,亦称即时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将其占有的他人的财产转让第三人,第三人在取得该财产时是公然善意、 的财产,如毒品、文物等,不得适用善意取得。同时,善意取得的财产必须是动产,不动产的所有权一般都要进行过户登记,出让时必须出示权利证书,因而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73.html -
了解详情
说,主要根据台湾“民法”第911条规定:典权系以支付典价,占有他人之不动产而为使用收益之权[6~7].其中用益物权说为通说。 三、典权与不动产质权制度 债务,质权人得以一般债权人地位就债务人其他财产申请强制执行。但典权制度中,典权人无权就典物价值低于典价之部分提出返还请求。 第三,在典权制度中,若典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88.html -
了解详情
,买卖通过独立的物权合意而实现。分离原则咋看上去似乎较为复杂,其实并非如此,其法理甚为明朗。 在传统民法理论中,民事基本权利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区分,而 处取得”制度。德国法承认从无权利人处善意取得的可能性,但此种取得必须依据一个外部的标记,这个标记在动产物权中是占有,在不动产物权中就是土地登记簿之登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29.html -
了解详情
另有约定的除外。”其中所谓法律另有规定,指不动产所有权依登记移转。所谓当事人另有约定,指保留所有权的买卖合同。与无权处分制度有关的一个重要制度,是善意买受人 稿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善意取得的一般规则:“基于法律行为有偿受让动产且已占有该动产的善意受让人,即使让与人无处分权,仍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第一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3003.html -
了解详情
学说,其中权利外形说为通说。权利外形说认为,根据占有的公信力,占有动产的人应推定其为所有人。 不动产交易是否会出现与动产交易类似的原所有权人与买受 上就处于受保护地位,即可取得权利,这种取得是基于对不动产登记的信赖。同时,原权利人丧失权利,有权向无权处分人请求损害赔偿。这种法律效果与适用善意取得的效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7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