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 (二)本罪的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和特定关系人具有共同犯罪故意,即国家工作人员与特定第关系人有共同的、完整的犯罪 特定关系人伙同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受贿数额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构成受贿罪的共犯问题,《两高意见》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其次,对特定关系人构成受贿罪的共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87.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定性的,因此考虑到这种问题的存在,在遵循常规犯罪定性模式的基础之上,结合本案,我不妨提出:由危害行为追溯犯罪故意,再由犯罪故意判定危害行为性质的新型模式 。 无犯罪则无罪过的原则告诉我们危害行为是研究罪过的前提,而由危害行为追溯犯罪故意正是对这一原则的深深体现,这一方式也符合有的学者提倡的:在现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53.html -
了解详情
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没有特定身份的人与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不能因具有共同犯罪故意而取得该身份,所以这种观点难以成立。第二种观点认为无身份者也可以成为正犯 性质定罪。”对这种情形作出了规定,但这一《解释》本身也存在问题。高铭暄主编:《新型经济犯罪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882页。肖中华:《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6.html -
了解详情
,沟通实现共同犯意的意思就够了”(见马克昌著《关于共犯的比较研究》)。(3)暗示形式的共同犯罪故意,可以由一人采用某种行为的方式,他人对这种暗示则用明示或 、毁证而当场使用暴力相威胁的行为”情节严重“的,依抢劫罪处罚。现行刑法在此问题上未作修改,根据有关司法解释,仍可适用该《批复》。本案当场使用暴力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774.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这时的证明责任归于行为人自己。 七、挪用公款罪的停止形态问题 挪用公款罪的既遂形态问题。 犯罪停止形态是指在故意犯罪过程中出现的几种停顿的犯罪行为 2期的《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第51页。 孙国祥:《挪用公款罪若干问题研究》,载高铭暄、马克昌主编《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0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91.html -
了解详情
定罪量刑。 对于不同行为主体分别实施了伪造和使用行为的,如果行为人之间具有共同故意的,则无论伪造者还是使用者均可以伪造金融票证罪论处,因为这种情况实际上 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0-1131页。 ⑽卢松主编:《金融领域犯罪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第428页。 ⑾周仰虎、于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38.html -
了解详情
军事秘密,三名行为人同时具备了对方的身份的机能,同时符合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和泄漏军事秘密罪的犯罪构成);或者身份关系虽然平行,但不同身份主体所构成的 罪的最高刑度为死刑、无期徒刑。 16周道鸾、张军等,《刑法实务若干问题研究》,《人民司法》2003 年第11 期。 张本勇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学院 文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57.html -
了解详情
具备共同实行犯的客观要件。 第二,从主观方面看,各参与实施侵犯著作权犯罪者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根据刑法第217条规定,本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 、刘科:《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6期。 [11] 参见刘宪权:《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数额认定分析》,载《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21.html -
了解详情
泄漏军事秘密,三名行为人同时具备了对方的身份的机能,同时符合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和泄漏军事秘密罪的犯罪构成);或者身份关系虽然平行,但不同身份主体所构成的 的最高刑度为死刑、无期徒刑。 16周道鸾、张军等,《刑法实务若干问题研究》,《人民司法》2003 年第11 期。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学院 文章来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62.html -
了解详情
具备共同实行犯的客观要件。 第二,从主观方面看,各参与实施侵犯著作权犯罪者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根据刑法第217条规定,本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 、刘科:《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6期。 [11] 参见刘宪权:《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数额认定分析》,载《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