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近来,间接正犯不被放在共犯论里面,而是作为构成要件行为的解释问题在构成要件该当性中论述的,并且与利用自己酒醉等状态完成犯意的基于某种原因 他的合法行为,而是取决于幕后操纵者的行为不法性。因此,如果利用他人的正当防卫行为或者紧急避险行为实施犯罪,被利用者不负刑事责任,利用者应以间接正犯论处。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17.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性质与法律地位。由于我国强调实质性的犯罪构成,形式要件是以实质要件为基础的,实质要件的排除同时也就意味着形式要件的否定,因此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及意外 的合法抗辩都包容了上述事由。 (3)有无期待可能性理论。尽管对期待可能性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存在争论,但其存在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已是共识,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64.html -
了解详情
,又不具有法律规定的特别免责条件的(如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等)才能够成立犯罪。如果将犯罪、犯罪构成与刑事责任连系在一起,即将原犯罪构成中的 将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定位于实现统治阶级意志和推行国家总体政策的工具上,因此工具论和刀把子的观念根深蒂固,甚至这种价值倾向在某些时候独占鳌头。显然这种传统观念是相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30.html -
了解详情
为社会伦理所容忍,不宜作为犯罪去追究。 当我国《刑法》还没有明文规定除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意外事件以外的其它犯罪阻却事由,一旦发生未按法律、法规规定 勉强地采用其他方法以免受处罚的情况。 参考文献: ①赵秉志:《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P31-32; ②钊作俊:《死刑罪名通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924.html -
了解详情
阶层犯罪论体系逐渐成为主流见解。笔者认为,上述三种犯罪论体系经过长期的司法实践,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不存在一种模式改造另一种模式的现象,但 ,也不构成犯罪。违法性判断取决于是否有违法性阻却事由。违法性阻却事由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法令行为、正当业务行为、被害人承诺、自救行为。 (三)有责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20.html -
了解详情
有益社会的行为,即使造成某种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也不负刑事责任。一般来说,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是十分明确的,但往往电于种种原因而在实践中 ,法律出版社200年3月第一版,第76页。 [⑨] 参见毛立华:《论证据与事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108110页。 [⑩] 参见毛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39.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犯罪要实质上成立就必须排除辩护事由的存在。正如有学者在论及犯罪成立与精神病辩护时所言:即使被告人的行为符合犯罪表面成立(prima facie)要件的通常 辩护事由的归类,学者们争议就更大了。综合各刑法与刑事证据法论著,一般认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意外事实、警察圈套、执行职务、体育竞技、医疗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2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要实质上成立就必须排除辩护事由的存在。正如有学者在论及犯罪成立与精神病辩护时所言:即使被告人的行为符合犯罪表面成立(prima facie)要件的通常要求即 事由的归类,学者们争议就更大了。综合各刑法与刑事证据法论著,一般认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意外事实、警察圈套、执行职务、体育竞技、医疗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98.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解决行为误差的刑事责任问题……只能以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相统一的犯罪构成为标准……对于故意杀人罪来说,法律并不以特定的对象 此外,在刑事立法和理论体系上均把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当作犯罪构成论的反面问题。因此把这种错误与犯罪构成事实认识错误分别把握,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51.html -
了解详情
又不具有法律规定的特别免责条件的(如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等)才能够成立犯罪。如果将犯罪、犯罪构成与刑事责任连系在一起,即将原犯罪构成中 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定位于实现统治阶级意志和推行国家总体政策的工具上,因此“工具论”和“刀把子”的观念根深蒂固,甚至这种价值倾向在某些时候独占鳌头。显然这种传统观念是相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