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单独正犯的因果关系要更加扩张,在那些不可能成立单独过失犯的情形下,存在以过失的共同正犯予以处罚的余地。除此之外,对于问题很多的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处理,有时 时,就应当归于民法领域进行赔偿。参见程新生、汤媛媛:《共同过失犯罪与刑法因果关系从误射行人案切入》一文分析论证,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9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84.html -
了解详情
适合于研究结合犯因果关系的分析思路、判断框架和具体规则。具体可分两步:第一步,运用条件关系公式确定原罪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事实联系,作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对象 的日本刑法理论的通说则将事前的故意等同于韦伯的概括故意,事后的故意视为不作为犯中的故意。{18}这表明事后的故意也是一种犯罪故意,只不过产生时间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58.html -
了解详情
适合于研究结合犯因果关系的分析思路、判断框架和具体规则。具体可分两步:第一步,运用条件关系公式确定原罪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事实联系,作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对象 的日本刑法理论的通说则将事前的故意等同于韦伯的概括故意,事后的故意视为不作为犯中的故意。[18]这表明事后的故意也是一种犯罪故意,只不过产生时间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566.html -
了解详情
论者就自创了近因、远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概念并从远因不是犯罪成立原因的角度来否定其犯罪的成立,这样的做法无疑反映出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在分析具体问题上的 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287页。 [11][日]曾根威彦:《交通事犯与不作为犯》,黄河译,《当代法学》2007年第6期。 [12][日]西田典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79.html -
了解详情
论者就自创了近因、远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概念并从远因不是犯罪成立原因的角度来否定其犯罪的成立,这样的做法无疑反映出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在分析具体问题上的 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287页。 [11][日]曾根威彦:《交通事犯与不作为犯》,黄河译,《当代法学》2007年第6期。 [12][日]西田典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54.html -
了解详情
比起单独正犯的因果关系要更加扩张,在那些不可能成立单独过失犯的情形下,存在以过失的共同正犯予以处罚的余地。除此之外,对于问题很多的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处理,有时 时,就应当归于民法领域进行赔偿。参见程新生、汤媛媛:《共同过失犯罪与刑法因果关系从误射行人案切入》一文分析论证,载《法律适用》2008年第9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82.html -
了解详情
不作为之前,自己已经设定倾向侵害法益的因果关系。日高义博认为,不真正不作为犯与作为犯相比较,存在结构上的空隙:作为对结果具有原因力,能引起向结果发生 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页以下。 ⑤[日]西田典之:《不作为犯论》,载芝原邦尔等编:《刑法理论的现代展开总论》,日本评论社, 1988年版。转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66.html -
了解详情
不作为之前,自己已经设定倾向侵害法益的因果关系。日高义博认为,不真正不作为犯与作为犯相比较,存在结构上的空隙:作为对结果具有原因力,能引起向结果发生 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页以下。 ⑤[日]西田典之:《不作为犯论》,载芝原邦尔等编:《刑法理论的现代展开总论》,日本评论社, 1988年版。转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72.html -
了解详情
身体的运动同样被认为是外部的态度,自然属于行为。这样,不实施一定的身体运动这种态度,刑法学上叫做不作为。[17]西原春夫用社会行为论来证明不作为 因果关系,肯定了这个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之后,再具体确定谁应该实施作为,这种选择机能,就是不作为犯中的作为义务。[18] 事实上作为义务存在与否的问题,实质就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177.html -
了解详情
敏雄先生古稀祝贺论文集第一卷 过失犯论不作为犯论共犯论》,成文堂2006年版,第365页。 [9] 参见[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第4版), 页。 [51] 参见[日]山口厚:「共犯の因果性」の一断面, 载《神山敏雄先生古稀祝贺论文集第一卷 过失犯论不作为犯论共犯论》,成文堂2006年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