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阐述了刑罚目的的两重性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 一般预防借助严刑峻法威吓社会上的一般人,通过公开执行酷刑,使人们在心理上对犯罪后的结果感到恐惧, 一遗漏地及时发现假释中的违法现象,从而导致检察机关对假释的监督权很难真正彻底地落到实处。 (三)我国假释制度的完善 1.完善关于假释的实质条件立法 1997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70.html -
了解详情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制宣传与心理辅导,推进素质教育在学校及教师中的贯彻落实,筑起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第二道防线。 学校教育是保护未成年人 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希望各级学校充分认识和加强心理健康工作,防范和化解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心病”。 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6542.html -
了解详情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制宣传与心理辅导,推进素质教育在学校及教师中的贯彻落实,筑起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第二道防线。 学校教育是保护未成年人 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希望各级学校充分认识和加强心理健康工作,防范和化解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心病”。 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464.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犯罪动机的形成是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的人在需要不能满足时,谋求以反社会的违法犯罪手段和方式来满足自己需要的结果。 上述三点,可以说是犯罪人犯罪动机形成的 ;王敏:《关于犯罪动机的跨学科研究》,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3]【前苏联】斯塔拉鲁欣:《犯罪行为的社会心理特征》,公人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478.html -
了解详情
性、行为后果的严重性等特征。在一些学术著作中有学者将情绪(情感)犯罪(表现型犯罪的另一种译法笔者注)与激情犯罪混为一谈,事实上二者是不同 choice theory)。其理论主张的有关于犯罪人衡量利益得失和在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都明显带有古典犯罪学派的标记。理性选择理论同情境犯罪预防理论一样是当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571.html -
了解详情
的急剧变化,在未得到正确引导时易发生违法犯罪。 2、未成年人特定的心理特征,在一定情况下易驱使其违法犯罪。 3、未成年人思想不成熟法律意识淡薄 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1991年10月8日 4、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意见》,2001年5月 5、中宣部、司法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69.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是万能的,对于部分犯罪而言,刑罚手段是无法发生预防作用的,或者说其所发挥的预防作用极其有限。如前面所讲过的:部分激情犯罪、政治性或者信仰性质的犯罪 刑法公正的要求。与此相适应,保护社会必要秩序的刑法,通过规范公民行为,惩治违法犯罪,才能保障公正的实现。 其实,就功利本身而言,自由与秩序两者之间也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66.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急剧变化,在未得到正确引导时易发生违法犯罪。2、未成年人特定的心理特征,在一定情况下易驱使其违法犯罪。3、未成年人思想不成熟法律意识淡薄, 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1991年10月8日4、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意见》,2001年5月5、中宣部、司法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84.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是万能的,对于部分犯罪而言,刑罚手段是无法发生预防作用的,或者说其所发挥的预防作用极其有限。如前面所讲过的:部分激情犯罪、政治性或者信仰性质的 刑法公正的要求。与此相适应,保护“社会必要秩序”的刑法,通过规范公民行为,惩治违法犯罪,才能保障公正的实现。其实,就功利本身而言,自由与秩序两者之间也是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69.html -
了解详情
文化和社会价值引导等。人格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体与环境不断作用而形成各种心理特征的社会化过程。弗洛伊德根据其对病态人格进行的研究,最早提出 陪审员的联合通知》、《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建立互相配套工作体系的意见(讨论稿)》以及《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 按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