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分时,当然也不可能让第三人依占有改定善意取得动产质权。否则,第三人反较正常情况更容易取得动产质权。 2. 须存在有效债权由于质权为 法律出版社,2002.302. 〔16〕〔29〕王泽鉴。民法物权:用益物权·占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310.312. 〔17〕姚瑞光。民法物权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22.html -
了解详情
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页。)。另须说明的是,前文所言的占有改定不能成立善意取得,于动产质权仍有适用且有强调的必要。因为:动产质权成立的 的负价值,实非公允。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波斯纳在分析财产权的分配时,就指出了“善意买主原则”在盗赃物场合的不效率,指出“由于赃物买主(假设采取措施使买者失去踪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14.html -
了解详情
在这种快速的财产所有权权能的移转中,交易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这为善 意取得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若采否定说,不仅割裂了观念交付与现实交付,与 和善意取得制度设立的初衷,提高社会经济效率。 综上,只有肯定以占有改定方式为交付时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才能真正维护交易的安全与便利,实现道德上的公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613.html -
了解详情
与担保作为一种担保方式,在我国现实生活中颇为鲜见,因而否定受让人得因占有改定而善意取得动产权利,并不会对物的流转产生负面影响。综上,我们认为以 说”对受让人要求过苛,因而各国大多采“消极观念说”,我国理应从之[23].各国有关善意的具体认定,存在差异。德国民法规定受让人明知或因重大过失而不知物不属于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9.html -
了解详情
,意为“不知情”,在罗马法上即有适用。近现代民事立法大多在以下二种意义上使用“善意”一词:一是指行为人动机纯正,没有损人利己的不法或不当目的的主观态度;一是指 让与附停止条件的,为维护交易安全,以物交付之时作为准据时点。而占有改定是否得适用善意取得,学界有争论。这个问题在下面另行论述。4、善意的受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30.html -
了解详情
由双方或一方返还财产,产生恢复原状的后果。 (三)受让人必须通过有效的法律行为而取得财产 首先,这里所要求的法律行为并非完全充分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但这种不完全 ,并且占有的变动均可自外部得以认识,因而符合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要求。而在占有改定的情况下则存在较大的争议,有肯定说、否定说、折衷说、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43.html -
了解详情
由双方或一方返还财产,产生恢复原状的后果。 (三)受让人必须通过有效的法律行为而取得财产 首先,这里所要求的法律行为并非完全充分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但这种不完全 ,并且占有的变动均可自外部得以认识,因而符合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要求。而在占有改定的情况下则存在较大的争议,有肯定说、否定说、折衷说、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20.html -
了解详情
原理[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412. [54]Stephen judge, business Law,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417. [55]税兵.占有改定与善意取得兼论民法规范漏洞的填补[J].法学研究,2009,(5):8-9. [56]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685.html -
了解详情
让与时,两个受让人之间的问题应主要为对抗问题,而非善意取得问题。笔者认为,原所有者以占有改定方式进行的二重让与原所有者未经交付而为的二重让 在原所有者未经交付行为将标的物再次出卖时,所有权并未发生变动。两个受让人都仅取得对原所有者的债权请求权而非物权请求权。 参考文献: [1] 谢在全.民法物权论[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834.html -
了解详情
第930条的规定,丙已经成为所有人了。但是,甲是无权利人,占有改定的约定不能使丙善意取得。如果丙在甲休假结束时从甲处得到该帐篷,丙才可能根据第 。只有当甲将货物现实交付给乙,或者甲通过支付价款成为货物的所有人时,乙才能取得这一部分货物的担保所有权。从第933条的规定可以看出,所有权保留优先于担保让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