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有必要在立法上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应当参与民事执行和解过程中的问题,笔者认为,从当前实际出发,根据现实的需要,人民法院应当 但是这似乎与现行法律规定是相矛盾的,因为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了一方在拒绝履行和解协议的情况下,对方当事人唯一的救济手段就是申请法院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30.html -
了解详情
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前,当事人随时可以反悔并不承担任何责任,导致实践当中,被执行人利用和解协议转移、隐匿财产,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形时有发生;也有一些负有对等义务的 ,《人民司法》2000年第6期。 [10]转引自程政举:《民事执行和解问题研究》,《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22.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民事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协议,不再需要人民法院继续执行 一并解决。经主办该案的法官、检察官多方调解,王、高、苗三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苗不再向高索要门面装修转让费17000元;苗某继续租用该门面房至200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277.html -
了解详情
协商,自愿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审查批准以结束执行程序的一种行为。作为民事执行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事执行和解制度,在解决执行难问题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又不停地反悔,而法律对此是不能加以干预的,这必然一方面造成有些当事人往往假借和解,恶意拖讼,给对方当事人增加讼累,以达到其不法目的;另一方面加重了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42.html -
了解详情
和解在诉讼法上能产生何种效果,因而,我国法律规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执行和解行为不符合民事诉讼理论对诉讼行为的要求,其不是诉讼行为,自然也不是诉讼 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36页。 [27]柴发邦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98页。 [28]杨与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84.html -
了解详情
内履行义务的顺序达成一个分阶段还款计划。由于该计划约定的履行期限没有超出执行通知限定的履行期限,意味着权利人未处分其期限利益,而纯粹是就义务人履行 ,单位为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注释】 [1]参见,王洪军:执行和解制度研究,载《民事强制执行新视野》,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29页。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83.html -
了解详情
一言概之,由于程序法领域惯有的国家中心主义(即国家本位或权力本位思想)立场同民事实体法体系中所日渐形成的市民社会、契约自由(即私人本位或权利本位思想)之基础理念 行为性质论之间的纷争才具有学术意义。而就作为诉讼外和解的执行和解而言,其就是一种普通的民事契约;是生效法律文书中的当事人在各自最佳利益的自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22.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它缓和了生效法律文书的严苛性。 (一)执行和解的性质和效力 关于执行和解的性质,在民事诉讼法理论发展史上大致有四种不同的观点:1.私法 债权人查明财产的义务,难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在强调债权人查明执行财产义务的同时,还应对人民法院调查债务人财产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在当事人自行查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33.html -
了解详情
未违反协议的情况下,其应依约履行,况且被执行人不按约履行的,法律规定应按原生效法律文书执行,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利益不受损。 5、 ,以种种借口要挟申请执行人,迫于无奈和解。 6、执行和解能否提高执行效率 《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 试行 ) 〉明文规定当事人一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19.html -
了解详情
、第59条、第200条、第202条以及第211条涉及到和解问题,而关于执行和解仅在民事诉讼法第211条作了简单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 方式解决,也可以选择司法程序来解决。选择诉讼后,当事人仍然有权自由处置其权利。执行过程中也是同样,当事人既然已自愿达成了解决纠纷的协议,而且双方都得到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