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建议是人民检察院为促进法律正确实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结合执法办案,建议有关单位完善制度,加强内部制约、监督,正确实施法律法规 的攻守平衡。从功能上讲,检察监督的目的,正是为了维护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地位平等的架构,而不是破坏这种架构。 [13] (二)处理好检察监督权与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336.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认知度概念,我国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毕玉谦教授认为:民事司法认知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法院依职权对有关当事人的事实主张采用司法认知时,即可免除 [2]李学灯译;证据法之根本问题;世界书局,1982;29 [3]叶自强;民事证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0 [4]李学灯;证据法比较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259.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明效果。此即所谓民事诉讼中的摸索证明。因该种证明活动的对象模糊、手段不定,把握不好即可能损及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故其能否在诉讼 和德.辩论主义考[J].早稻田法学,1997,(4). [7][日]高田昌宏.辩论主义的基础与界限[J].比较法学,2001,(1). [8][日]渡边泰子.辩论主义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083.html -
了解详情
诉;审判;分立;制约 【写作年份】1998年 【正文】 所谓诉审分立,是指当事人诉之活动与法院审判之活动彼此独立,互不取代,互不任意干预,简言之,就是诉 具体可以考虑借鉴美国民事诉讼中的定案不再审的原则,[8]即基于同一法律关系产生的几个实体问题,在起诉时客观上能够一并提出诉讼请求的,诉方当事人若均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68.html -
了解详情
能够正常地发挥作用[6]。可以说,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实质上是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合理修正器。 总之,在民事诉讼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固然重要,但是, 功效,甚至将其诠释为实质上授权法官自由裁量权,其结果势必与确立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目的背道而驰。 【作者简介】 杨秀清,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注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54.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应当对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起到相应的规制作用,以便防止当事人滥用诉权;至于法官行使审判权的 绝对的法定证据评价方式[8]。也就是说,当法律有明确规定时,法官行使审判权对证据的评价行为应当依法进行;而当法律无明文规定时,则法官只能采取自由心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53.html -
了解详情
》2002年第4期 【摘要】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调查应界定为法官和律师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收集证据材料以及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 的实现都很不利,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从制度上对证据调查特别是证据保全的次数与时限都加以明文规定。 (三)证据调查全面性之反思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36.html -
了解详情
。首先,从静态层面上来看,举证时限是民事诉讼中的一个期间制度,期间的超越在民事诉讼中对当事人而言一般为权利的丧失,如上诉权、管辖异议权因为期间的 【作者简介】 单锋,南京大学法学院讲师。 【注释】 [1]罗玉珍主编:《民事证明制度与理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36页。 [2]1982年《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120.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规范的主体对象是法院而非当事人,自认对当事人的效果来源于禁反言原则。禁反言是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体现,当自认的前后说法不一时,应以前一自 说明不够时要加以补充,还要表明证据方法。为达此目的,在必要时,审判长应与当事人共同从事实上和法律上两方面对于事实关系和法律关系进行阐明,并且提出发问。从听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66.html -
了解详情
时应从严把握,防止过度扩大拟制自认的范围,给作出消极行为的当事人带来不适当的法律责任。 四、拟制自认的追复 (一)不争执型拟制自认 分析[M].林剑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30. [2]毕玉谦.论民事诉讼中的经验法则[J].中国法学,2000,99(6):111-118. [3]骆永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