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平衡理论已经发展为一套独立的理论体系,并初步形成了一个学派。 [32] (三)分析工具在研究行政法理论基础的过程中,罗豪才教授同英国Carol Harlow教授、Richard Rawlings教授、Martin Loughlin教授一样,都恰好运用了韦伯(Max Weber)式的概念工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922.html -
了解详情
[9],重构一个超越于管理论与控权论之上的现代行政法理论基础,以顺应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的需要[10].这个理论基础首先必须紧紧围绕着行政法中最本质 )认为:“正如理性预期使宏观经济学发生革命一样,博弈论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张维迎教授更是认为:“当本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开始将注意力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72.html -
了解详情
”,如参政权、受益权和自由权等等。行政法学研究过程中,应该逐渐摒弃传统的权力本位的“管理论”,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这有利于发挥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治中的 救济途径引起了许多争议。台湾学者在《特别权力关系论》中指出,学校和学生的关系可以适用如下行政法理论(A)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修正,涉及基本权利限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52.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作、契约、平等等理念的兴起与发展,行政法理念的研究成果异彩纷呈。 (一)行政法的管理理念 行政法的管理理念是与行政法的管理论相伴而生。是在行政法产生 的一种补正或者是充实,是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行政法平衡理论中的一个新理念。惠民行政法以平衡行政法的核心价值和内容兼顾为基准,强调行政相对方的核心地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79.html -
了解详情
在我国行政法学界,自80年代初以来围绕着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众说纷坛,从80年代初的沿袭苏联行政法学的管理论,到80年代末的控权论再到90年代的平衡论 ,这种逻辑悖反和缺陷并没有根本改观,这种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析框架中的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阻碍了宪法所蕴涵的整体性生活关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城邦的宪法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71.html -
了解详情
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显然,在服务行政的行政格局之下,行政法中的管理论已经制约了政府服务功能的发挥。由此可见,服务政府对传统行政法体系、对传统行 诸多行政事务有章可循而不待立法机关设计。然而,无论如何,立法权必须归于立法机关的控制之下,基于这个基本理念,2000年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491.html -
了解详情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学,研究司法审查制度。在与一些学者的交流过程中,我意识到,美国行政法以控制行政权为目标,这种模式可能符合美国国情,但未必适合 关系视角研究行政法 传统行政法理论模式采取权力视角会产生研究的盲区,应转换为关系视角,突出相对方的主体性和公众参与对于行政过程的重要性。虽然管理论、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03.html -
了解详情
相对人一方的权利义务平衡》一文之后,我国行政法学界迅速掀起了行政法理论基础的研究热潮。[1]一时间,“管理论”、“控权论”、“平衡论”、“保权-控权均衡说”、“控权-平衡 ,第25页以下。[4]杨解君教授早在1996年就曾尖锐地指出了行政法理论基础研究中的诸多欠缺,如有浅述而无深论、观点虽多却少争辩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89.html -
了解详情
、正确性作出判断。有的学者从管理的角度界定行政法,人们称之为管理论。这种理论在早期特别是在大陆法系国家和前苏联的行政法学中占据统治地位。最集中、最 而形成的各种关系,其中主要是行政诉讼关系。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同时受同一部门法调整。行政上或称行政法律关系,其中包括行政实体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07.html -
了解详情
,也需要经济法予以纠正、限制及至禁止[9]。 关于行政法的本质的探讨,从18世纪提出的控权论到20世纪初的管理论再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平衡 的悬殊,其平衡状态也必然以限制行政机关权力为前提。故行政法中国家主体的地位始终是消极的、被动的。 四、结束语 上面的论述,只是试图从国家主体之角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9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