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集体合同第二节劳务派遣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第六章监督检查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正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 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本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983.html -
了解详情
工实行特殊保护,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国家规定的禁忌作业。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与职工一方建立集体协商制度。工会代表职工一方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 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行为之日起一年内作出处理决定。逾期未处理的,不再追究该违章责任。第二十七条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用工单位建立经常性联系, ...
//www.110.com/fagui/law_378319.html -
了解详情
是以订立劳动合同为前提,但因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手段或合同的内容或主体资格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依据《劳动法》第18条、《劳动合同法》第26条 员工享有与同类岗位其他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确立了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对劳动者承担连带责任的制度;并限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874.html -
了解详情
劳务派遣是近年来出现的另一种新型的灵活用工制度。与劳动关系不同,劳务派遣涉及派遣机构、劳动者和接受单位(实际用工单位)三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它是派遣机构 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违约金的数额、经济补偿金的数额。只要双方约定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即是合法有效的。 三、增强弱者博弈能力,保护劳动者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822.html -
了解详情
权益的政策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建立惠及农民工的城乡公共服务体制和制度,大力发展劳务派遣,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海峡西岸经济区 起来,有组织地把培训后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输送到用工单位。要多渠道开发劳务派遣就业岗位,加大对口派遣力度,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入输出双向对接以及培训与 ...
//www.110.com/fagui/law_119415.html -
了解详情
本条例执行。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劳动合同制度 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第四十二条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九十 ...
//www.110.com/fagui/law_365862.html -
了解详情
,健全惠及农民工的城乡公共服务体制和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大力发展劳务派遣,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推动 ,把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为用工单位输送有培训、有职业资格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务派遣机构与被派遣的农民工要100%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 ...
//www.110.com/fagui/law_262943.html -
了解详情
事故发生时,职工为之工作的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二)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职工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伤亡的,派遣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的有关情况。 赵大光: 案例1:张成兵诉上海市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案 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或者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781.html -
了解详情
待遇等计入工资,实际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货币)工资;(4)以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为由,扣减劳动者工资而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5)以违法订立 中的劳动关系呈现出一重劳动关系分两层次运行的结构,存在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三个主体,形成三角关系。[13]劳务派遣是双重雇主关系,存在实际用工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087.html -
了解详情
待遇等计入工资,实际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货币)工资;(4)以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为由,扣减劳动者工资而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5)以违法订立 派遣中的劳动关系呈现出一重劳动关系分两层次运行的结构,存在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三个主体,形成三角关系。⒀劳务派遣是双重雇主关系,存在实际用工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0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