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纠举包括断狱审案不直、官吏贪污受贿及严苛不法等现象的九条规则,唐代监察官吏善恶行为的六察法,元朝的《宪台格例》、《察司体察条例》、《察司 资料),2003年第2期。 [2] 常怡:《民事检察监督三个原则性的想法》,载《诉讼法学、司法制度》(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5期。 [3] 秦前红、叶海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254.html -
了解详情
监察纠举包括断狱审案不直、官吏贪污受贿及严苛不法等现象的九条规则,唐代监察官吏善恶行为的六察法,元朝的《宪台格例》、《察司体察条例》、《察司 资料),2003年第2期。 [2] 常怡:《民事检察监督三个原则性的想法》,载《诉讼法学、司法制度》(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5期。 [3] 秦前红、叶海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125.html -
了解详情
的,可以免除其罪。《魏律》改汉律中的“自告”为“自首”,并为后世所沿用。唐代在隋《开皇律》的基础上,对自首进行完备、细密的规定, 。作这样的处理,符合自首制度的设立宗旨,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促使犯罪嫌疑人悔过自新,减少司法成本,实现刑法的目的。鉴于上述原因,笔者建议将来的司法解释可以这样规定:犯罪嫌疑人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04.html -
了解详情
成思教授不赞同这种政治化解释。他认为中国自1068年禁擅镌开始,已经设立翻印特权制度,并且宋代刻版禁制包含经济性动机,即防止合法编辑出版者以外的 还有一个难题留待解决,这就是怎样保护作者的人格权。因为人格权并不是复制集市契约的目的,所以有关的纠纷不得不通过事后的司法救济手段和互动来解决。 3 结束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32.html -
了解详情
夫,承担“职听讼”和“收赋税”两项职责,“职听讼”即调解民间纠纷。唐代沿袭秦汉制度,县以下行政组织没有审判权,乡里民间纠纷、讼事,则先由坊正、 形式有“乡治调解”、“宗族调解”和“邻里亲朋调解”三种方式。这些民间调解方式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种族延续,作为司法制度的补充几千年来长盛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07.html -
了解详情
,掌管道德教化和调解事务,调解不成再到县廷起诉。汉代已建立了一整套较为严密的司法调解制度。乡啬夫的职责是“职听讼”,就是验问调解以息讼。汉代司法调解程序比较复杂, 《翟疆辞为负责被牛事》报告,以结此案。在唐代,基层分设乡正、里正和村正,有权处理地方上的轻微刑事案件,并对民事纠纷进行调解仲裁,不能取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73.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有人认为自然人死亡后民事权利能力仍部分继续存在,(注:民兵:“民事主体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郭林、张谷:“试论 被指为文字狱,法学界人士也多有反思,(注:1976年,郭某发表文章称,唐代文士韩愈为人风流,在潮州沾染花柳病,致体力过度消耗,后误信方士服用硫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22.html -
了解详情
了春季举冤狱;夏季理薄刑,出轻系;秋、冬严断刑,戮有罪的断狱时令制度。东汉进一步发展为春季举冤狱;夏季理薄刑,出轻系;秋季严断刑,戮 隐法律适用原则,在汉宣帝时正式确定为法律[2]。儒家经典对汉代立法的影响本文不予详论。 在司法方面,汉代的司法官吏在处理某一具体诉讼案件时,援引儒家经典著作中的某一经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879.html -
了解详情
,而意大利的检察权则归属于司法权;在俄罗斯、蒙古等国的检察机关目前是作为与法院平行并存的司法机关;在韩国,检察权在本质上是行政权,因为检察权表现为以追求国家刑罚 御史台的地位和权力空前高涨,也成为天子耳目。唐代的御史制度进一步加强,负责纠察百官的违失行为。宋朝的御史台地位进一步提高,并增加了谏议的权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61.html -
了解详情
技术发展和版权制度的极大影响而已。据考,在前版权时代,公元1世纪古罗马的著名讽刺诗人马歇尔曾使用剽窃来谴责将他的诗句攫为己作的对手,唐代文学家柳宗 的利益。在早先标准上,被告的重新使用将会替代或者延缓原告作品复制品的销售市场或实质性代替原作就会认为是侵权。后来国外法院的司法实践发展出了通过调查方式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