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承担责任的行为】 实施下列行为,侵害人不承担责任: (一)依法行使职权; (二)行使权利所必须; (三)正当防卫; (四)紧急避险。 前款所列行为超过 过错程度既要看违反什么义务,也要看违反的程度。意识过错按其性质不同分为故意和非故意。按程度不同,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非故意分为过失和无过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91.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责任或谁主张、谁举证就是这样的术语。[2]之所以这种早已被日本学者视为没有什么实际效益的概念,[3]却在我国长期无人质疑,来源于以下诸多误区: (一 责任阻却事由交给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的结论并不符合采取犯罪构成三阶层模式的国家的实际。在德国,无论是正当防卫还是被告人精神障碍的事由,同属被证明到有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962.html -
了解详情
Verlag GmbH,2009:Rn. 4,S. 2.)。 侵权预防责任真正的归责依据究竟是什么呢?对此,有法国学者提出一种有别于过错和危险的新依据 构成要件与抗辩的区别,就会得出不存在不可抗力、不属于正当防卫、损害非受害人故意造成等等皆属责任构成要件的荒谬结论。 因此,作为构成要件的行为无需不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111.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要件该当性是事实评价,用以为犯罪行为提供事实基础;违法性评价是法律评价,用以排除正当防卫等违法阻却事由;有责性是主观评价,用以为追究刑事责任提供主观 ,成为主观构成要件的限制性条件。按照这一认识,刑事责任理论与犯罪构成理论本身还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既然刑事责任没有独立的地位,那么又有何必要为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30.html -
了解详情
那家人要求我那个同学赔医疗费,要不然报警什么的。如果报警我同学真的会有刑事责任么?他的行为算不算正当防卫?就是他们在对我同学(一块的同学都在内)进行人身攻击时,我的另一个同学把他们叫来的一个同学打伤了 那些人都是我们学校成教的人,以前好像当过兵。...
//www.110.com/ask/question-2140779.html -
了解详情
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庭宣读,而对具备什么特定条件才许可证人、鉴定人不到庭未作具体界定。因此,我国并未完全确立言词 ;3.被告人的行为是正当防卫的证据;4.法官作出许可性推定的时候。[18]大陆法系国家中起诉方原则上对于证明被告的犯罪负担举证责任,被告人原则上对自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408.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在制度引进时,两者性质上的区别是应首先阐明的。 其次,什么情况下被告人应承担提出证据的责任。这是问题的核心部分。范围的把握应结合本国的犯罪与司法 证据证明自己主张的应包括如下情形:1.主张阻却违法事由的存在,如意外事件、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这直接关涉到定罪与否。2.被告方主张其行为曾取得同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55.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在制度引进时,两者性质上的区别是应首先阐明的。 其次,什么情况下被告人应承担提出证据的责任。这是问题的核心部分。范围的把握应结合本国的犯罪与司法 证据证明自己主张的应包括如下情形:1.主张阻却违法事由的存在,如意外事件、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这直接关涉到定罪与否。2.被告方主张其行为曾取得同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9.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都有其免责情形,如时效免责、不诉免责、正当防卫免责、受害人同意免责等。但行政立法责任在免责情形方面与其不同,主要表现为:法规或规章随着客观 ,从法理上来说应当是每一立法活动都不得规避的,如德国联邦政府规定,不论立什么法,也不论重要与否,都必须进行评估,只是评估的范围不同而已,并且德国内政部《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274.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 三、小论假想防卫的三个争议之处 (一)假想防卫的判断标准------应当以什么标准来判断假想防卫人认识上的错误能否避免 防卫行为都发生在十分紧迫的情形下 上讲,也是一种防卫,既然正当防卫都有防卫过当,那么为什么假想防卫就没有防卫过当呢?其实假想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过当在一定层面上来说具有相同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