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民法典》继受了罗马法的传统。《法国诉讼法典》第23条以下规定了占有之诉(actionpossessoire)与本权之诉(actionpetitoire),《法国民法典》第 )指得支持一方当事人得向他方当事人有所主张的法律规范。见王泽鉴:《民法总则》,第30页。[67][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15.html -
了解详情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互斗争的结果,本身不是民法规定范围内的问题。因此在任何有民法现象的时代都不妨说,民法是以市民社会为本位之法,而从 民法总论[M].重庆:西南政法大学编辑,2001.23。[8]曾世维。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6-10。[9]张俊浩。民法学原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33.html -
了解详情
死者“名誉权”的用语,而1993年、2001年司法解释则有意删去了“权”字,只规定死者“名誉”、“肖像”等的法律问题。关于人死亡后能否继续享有人身权的问题,成为 ,自然人仍然可以在死后享有某些民事权利。(注:佟柔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98页;于德香:“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2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形式分为明示形式与默示形式,(注:参见佟柔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0页。 )其中的默示意味着 债务提存制度无疑应当将所有来自债权人方面的能够致使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的原因,全部规定为能够引起债务提存的法定事由。这些原因包括:(1 )债权人无正当理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35.html -
了解详情
1804年《法国民法典》作为近代大陆法系第一部典型的民法典,在其第8条明确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21]经济社会生活中日益重要的非人的组织体也 《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71页。 [44] 郑玉波:《民法总则》,1979年版,第338页。 [45] 蔡秀:《论可持续发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12.html -
了解详情
应遵守信义,并诚实为之。我国台湾于80年代初修改民法总则,总则第148条第2款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依诚实及信用方法。在英 第459页)。 [40]参见前引[3],MarianoDAmelio书,第3页。 [41]其第89条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953.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8]陈历幸等.民法的理念与运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王家福.21世纪与中国民法的发展[J].载民法总则论文选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152-154. [10]李永军.私法中的人文主义及其衰落[M].中国法学2002,(4):71-7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70.html -
了解详情
18世纪法典化运动,法国民法典才鲜明地通过对于契约自由思想的阐述确立了私法自治作为民法的一个基本理念。而德国民法典中法律行为概念的出现,标志私法自治发展到了顶峰 遗嘱与契约法中有所体现;在契约法中,也受到外部力量的干预,在整个民法总则上更是基本上无个人意志自由的规定。[31] (二)私法自治在现代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28.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与商号权四大类,有关内容多为一般性、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此外,在民法典之外存在着知识产权的各别立法。这一立法体例 特别法的双重立法模式则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案。 [1] 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页。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37.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以书面做出承认的意思表示。不得以电子形式作出承认的意思表示。以上规定商人在商行为中也可不予遵守,是为混合性规范。 [11]Hartkamp, Einfuehrung in 谢怀栻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沃尔夫序。王泽鉴:《民法总则》(增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沃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