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主要内容是犯罪与刑罚,故具有刑法意义和价值的危害结果必须对定罪和量刑具有影响。这表明,尽管危害行为引起的结果可能多种多样,只有那些具有刑法意义和 了行为状态成为危害结果的可能。非法持有、私藏状态就是显然的例子。持有与作为和不作为不同,其犯罪性在于主体对非法财物(如毒品、凶器、不义之财、色情物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19.html -
了解详情
的惯性思维,明显不利于其系统建立定罪说理机制,进而直接降低司法上层准确解释刑法规范的意识和能力,间接降低立法回应司法需要的能力。 (3)从完善刑事法机制 的意识和能力。 [3]相对而言,一些学者主张将盗窃违法品的行为分别定罪为非法持有假币、毒品罪更具有合理性。详见:刘明祥.侵犯财产罪{G}//高铭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98.html -
了解详情
的惯性思维,明显不利于其系统建立定罪说理机制,进而直接降低司法上层准确解释刑法规范的意识和能力,间接降低立法回应司法需要的能力。 (3)从完善刑事法机制 解释的意识和能力。 ⑶相对而言,一些学者主张将盗窃违法品的行为分别定罪为非法持有假币、毒品罪更具有合理性。详见:刘明祥.侵犯财产罪[G]//高铭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4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是否可罚的一个重要标尺,以此为基准有下述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第一、如何评价非法获取信用卡等银行结算凭证后的事后使用行为?本文以信用卡犯罪为例进行说明。我国 六周岁还消极持有的,由于刑法明文将上述持有行为规定为持有毒品、枪支、假币罪,故构成相关犯罪,而没有规定持有遗忘物罪,因而不构成犯罪。 【案例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58.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行为主体,事实上完全可能是非法持有枪支的人,但刑法第128条将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规定为真正身份犯。所以,不能根据一般 身份犯。与诈骗罪相比,保险诈骗罪中的投保人、被保险人与受益人等身份,并不只是影响量刑,而且影响定罪,如果没有这些身份,就不可能构成保险诈骗罪。所以,保险诈骗罪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466.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发生或者损害后果的大小。证明损害后果的有无和大小,无论是对于定罪还是对于量刑,都有决定性的意义。 损害后果=言论的诽谤性扩散范围 所谓扩散范围即接触到 举证责任倒置的可能性,例如在巨额财产来源罪案件和非法持有型犯罪案件(例如控诉被告人非法持有国家秘密、枪支、毒品)。参见何家弘:《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56.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发生或者损害后果的大小。证明损害后果的有无和大小,无论是对于定罪还是对于量刑,都有决定性的意义。 损害后果=言论的诽谤性扩散范围 所谓扩散范围即接触到 举证责任倒置的可能性,例如在巨额财产来源罪案件和非法持有型犯罪案件(例如控诉被告人非法持有国家秘密、枪支、毒品)。参见何家弘:《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110.html -
了解详情
,且枪支又具有合法性,因而该枪支就是盗窃枪支罪的犯罪对象了,但在少数情况下,犯罪人也可能从非法持有枪支者那里盗窃枪支,例如某甲知道好友某乙最近非法购得手枪 主要是一些经济犯罪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方面的犯罪,如逃避追缴税款罪、走私毒品罪等。行为规范具体包括:(1)国家的一些政治、经济、行政、司法活动。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5.html -
了解详情
得出妥当结论。但是,一味重视经营活动的经济利益,完全忽视经营活动的非法性,就会得出破坏制造毒品的地下工厂也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结论,这显然令人难以接受。此时 ,同时也直接破坏了银行营业的正常进行,并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并且三人对这些后果持有故意。因此,温某三人既触犯损害商业信誉罪,也触犯破坏生产经营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350.html -
了解详情
得出妥当结论。但是,一味重视经营活动的经济利益,完全忽视经营活动的非法性,就会得出破坏制造毒品的地下工厂也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结论,这显然令人难以接受。此时 ,同时也直接破坏了银行营业的正常进行,并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并且三人对这些后果持有故意。因此,温某三人既触犯损害商业信誉罪,也触犯破坏生产经营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