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第71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台湾学者杨建华认为此规定实质上蕴含着自由心证 。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以这种手段取得的录音资料,不得作为证据使用。见《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5年第2期,第65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48.html -
了解详情
取得的。 对于当庭宣读的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应当结合被告人当庭供述以及其他证据确定能否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十一条 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的合法性,公诉人不 述取得的合法性有疑问的,公诉人应当向法庭提供讯问笔录、原始的讯问过程录音录像或者其他证据,提请法庭通知讯问时其他在场人员或者其他证人出庭作证,仍不能排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216.html -
了解详情
从电子证据的物理性质上来看其应归入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是指可视、可听的录音、录像之类的资料,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或以一定的手段转化后才能被人们所 后果。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辨别真伪,并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132.html -
了解详情
态度等。 (七)视听资料 1、视听资料的概念和特征。 视听资料,也称音像证据,是指利用录音、录像以及电子计算机储存的资料来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 》第6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辨别真伪,并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第71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998.html -
了解详情
所借助其感官从中得出结论的一切物体或物件,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很少将物证作为证据的一个种类,通常在立法上未直接规定物证的内容,往往只把物证作为勘验、 成立。但这只是对生产关联性的证明,并不涉及物的本身,无生产者的同意,生产者能否让消费者得到这样一个如愿的公证证明呢?另外,消费者尚须想办法将彩电退回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09.html -
了解详情
明了证据能力与证据力之间的关系。 (二)有关非法证据证明力问题的观点及评价 对于能否采纳非法证据用于刑事诉讼程序的问题,主要有下列六种学说。这些观点基本上 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以这种手段取得的录音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如若这是出于对对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护之意,那么排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06.html -
了解详情
所借助其感官从中得出结论的一切物体或物件,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很少将物证作为证据的一个种类,通常在立法上未直接规定物证的内容,往往只把物证作为勘验、 成立。但这只是对生产关联性的证明,并不涉及物的本身,无生产者的同意,生产者能否让消费者得到这样一个如愿的公证证明呢?另外,消费者尚须想办法将彩电退回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59.html -
了解详情
真实情况或反映客观真实情况的材料。任何主观想象、猜测或捏造的情况,都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违法违章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条件下进行,不论当事人的 了科学鉴定。3、了解鉴定人的技术水平如何,鉴定人是否具有解决某个问题的专门知识,能否胜任他担负的鉴定项目,这要求办案机关在送检前对鉴定机构有所了解。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20.html -
了解详情
以偷录方式取证做出的《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复》初步确立了这一规则;200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 曾指出:如果考虑到技术发展,人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谈话可能被窃听,可能通过录音装置记录下来,那么,获得技术进步将付出高昂的代价,牺牲人际关系中的坦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40.html -
了解详情
以偷录方式取证做出的《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复》初步确立了这一规则;200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 曾指出:如果考虑到技术发展,人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谈话可能被窃听,可能通过录音装置记录下来,那么,获得技术进步将付出高昂的代价,牺牲人际关系中的坦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