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能力的类型化的妥当性正受到质疑。 (二)通过个案事实审查以确定行为人的行为能力之范围 首先,可以依据和承认精神病人残余的意思能力的客观事实,充分尊重 人仅仅丧失了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它法律行为则可以由本人单独实施。至于哪些法律行为受到限制,我国并没有对此进行列举,而是赋予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7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能力的限度内成为管理人,其管理他人事务的限度与其自身行为能力的限度具有一致性。至于无因管理民事法律关系的另一方主体本人,则无此限制,不管是完全行为 的一项义务。同时,管理人也只有履行了这项义务,才能证明其管理事务的行为是为了本人利益,如果管理人将管理他人事务所获得的收益据为己有,则说明管理人对事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53.html -
了解详情
或被告人供述而已。虽然我们有时只能窥见它或隐或现的背影,但我们能时时感觉到它的存在。民事法律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规范,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私权 》第7条中。 3、不发生自认的效力的情形 自认作为一种法律行为,也同其他法律行为一样,其法律效力并不是绝对的,也要受一定的限制,作为自认规则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29.html -
了解详情
为前提条件时,如代理权、诉讼上的合意,均适用民法上的证明责任规定,援用此等法律行为之人须证明其根据的事实,而对方必须证明该行为因特殊的瑕疵而无效或可 2002年版,第197页。 [10]胡亚球:《论民事起诉证据》,载《法学》1998年第11期;胡文伟:《浅析起诉证据》,《人民司法》1998年第2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47.html -
了解详情
真正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 人类精神文明的客观要求。尤其是在现行民事法律已明确规定对精神损害应予赔偿的情况下,如仍不允许被害人对实施犯罪行为的被告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既有悖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089.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并没有明确将虚假诉讼等恶意诉讼行为确定为侵权行为的一种。 我国目前的民事法律条款中,只有民法通则第106条第二款可以套用:公民、法人由于过错 的诉讼权利,另一方面也为那些恶意诉讼者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因为自愿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调解的原则之一,法官一般处于中立地位,不主动调查了解案情。法院作出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956.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本位法律意识的强化,要求刑事侵权给予精神赔偿的呼声越来越高。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民事法律领域已广泛确立,而在刑事立法中却予以否定,显然在逻辑上及法理上 是追求社会公平、司法公正的必备要素。根据有损害即有救济原则,当一项侵权行为损害了被害人的精神利益时,即对被害人的损害赔偿成为必要,理应承担对被害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28.html -
了解详情
应被告人的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监护人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法定代理人,又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假如是单位、团体作为监护人,监护人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对于被告人是 共同犯罪人之间的利益不均衡。虽然犯罪造成的危害是共同犯罪人的整体行为所致,就民事法律关系而言,应当属于共同侵权,应当对损害后果在民法上承担连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22.html -
了解详情
受到限制,宜公开其病情以保护公众安全和利益。除此之外,病人的病情隐私应该得到法律保护。从医学上说,精神病属人类常见疾病之一, 虽然罹患者众多, 但他们中危及社会 仅仅丧失了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它法律行为则可以由本人单独实施。至于哪些法律行为受到限制,我国并没有对此进行列举,而是赋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85.html -
了解详情
研究,1995(5) .p17 [9]单华、李文庆. 浅析民事诉讼权利滥用[J ] .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 (1) .p62 [10]兼子一,竹下守夫. 民事诉讼法[M] . 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p81 [11]徐爱国. 英美法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