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稳定的,具有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现行宪法关于司法制度的规定还有较大的拓展、完善与改革空间。在完善我国司法制度时,需要从国家权力体系 收回死刑复核权对于少杀、慎杀,严格死刑复核程序,统一死刑判决标准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在人权保障中同样可以有所作为。基本权利的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082.html -
了解详情
出的十大事例是:这十大事例分别是:监督法获得通过、西部教育免费、死刑复核权的收回、物权法草案合宪性学术争议、深圳卖淫女示众事件、福建漳州纳税大户子女中考加 条文结构与实证状况,参见翟小波《论我国宪法的实施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16]参见吴国光《改革的终结与历史的接续》,载《二十一世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75.html -
了解详情
的新生儿母亲与精神病人也一并纳入不执行死刑的范围中,更有利于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 3、 统一死刑复核权的行使 尽管《刑法》明确规定,死刑的 的死刑犯的缓期2年及对已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的逐步减刑,可以说是体现了我国慎杀的刑事政策,但力度还应继续加强,增加程序的可获得性,给予死刑犯求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118.html -
了解详情
的新生儿母亲与精神病人也一并纳入不执行死刑的范围中,更有利于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 3、 统一死刑复核权的行使 尽管《刑法》明确规定,死刑的 的死刑犯的缓期2年及对已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的逐步减刑,可以说是体现了我国慎杀的刑事政策,但力度还应继续加强,增加程序的可获得性,给予死刑犯求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116.html -
了解详情
的新生儿母亲与精神病人也一并纳入不执行死刑的范围中,更有利于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 3、 统一死刑复核权的行使 尽管《刑法》明确规定,死刑的 ,部分高级法院可依授权行使。复核权的下放极易使死刑复核的原旨——“慎杀宥刑”流于形式,与相关人权文件要求的死刑适用特殊程序相差甚远。因此,强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67.html -
了解详情
法则专章规定了对判处死刑的判决和裁定进行审查核准的死刑核准程序。目前我国死刑核准权配置的现状是对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案件的核准权由高级人民法院行使, 并统一行使之;渐进式,就是维持死刑核准权由两级法院行使的模式,但在高级人民法院增设死刑复核庭,待条件成熟时,再将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65.html -
了解详情
注[10]。 [40]另外,尽管《刑事诉讼法》将死刑复核程序以及法定刑以下量刑的核准程序与第二审程序分开规定,但这两种程序在实质上亦属针对未生效案件的上诉审查 [47]参见卞建林:《直接言词原则和庭审方式改革》,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6期;龙宗智:《论我国刑事庭审方式》,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014.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对监外执行和减刑假释实行同步监督。根据第 刑事诉讼法修改,强调了必要性审查以及听取辩护方的意见,借此机会,可以考虑逮捕程序的改革,主要方向是使其适度的司法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相对中立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518.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中立的观察立场和外部形象。 1996年我国对审判制度尤其是庭审方式进行了重大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改革,具体有:1、重新配置控、辩、审职能,削弱法官的 只能由基层人民法院适用;(2)简易程序仅限于第一审程序,不适用于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3)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性质也有所限制。而简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969.html -
了解详情
的机会。{9}(P187)如在河北省定州市李志平故意杀人案中,该案被告人两次被判处死刑,两次被河北省高院发回重审。在河北省高院第二次发回重审后,有关 等。这些才是我们透过无罪判决率过低发现的真问题,也是我国无罪判决制度需要改革的真正内容。要实现无罪判决消解程序的正当化改造,我们需要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4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