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于世的日本学者棚濑孝雄认为,关于解决纠纷和审判程序的研究尤其要着眼于主体的侧面,特别是程序参加者的相互作用;纠纷处理结果的正当性和约束力的基础是交涉性的合意,纠纷解决过程的两个基本的价值因素是主体与合意;评价纠纷处理过程功能的标准有四个,即纠纷的终结、满意的程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16.html -
了解详情
是:“只有当规范性判断是按照议论规则制定的程序的结果时,该判断才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法律议论的质量、论据的适当性以及某一判断或者规范是否妥善取决于合理 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形成规范时,怎样才能防止恣意呢?司法性立法的正当性根据究竟何在? 对于这个基本问题的各种解答,似乎都在朝着两个主要方向收敛。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56.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研究方法在法学界颇为流行,即先设定一种普适性标准,然后用以对比中国的现行制度,凡是不相符合的则必定存在种种弊端,应该加以改革;同时又以中国 最好的反思机会和信息;修改司法解释的程序要便捷得多……。 对规范性司法解释的正当性的质疑依然是源于对“法律解释”概念的误解,很多人提出,由于“司法解释”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98.html -
了解详情
不公平等批评,其进一步扩张也导致了责任保险业的危机。道德论者在矫正正义与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基础上重新奠定了侵权法的正当性。功能主义论者也大多认为,侵权法在 目的的正当化价值是外在并独立于法律本身及其正当性的,以侵权法为例,赔偿受害人与预防损害是社会的需求,这独立于侵权法之外如果侵权法能够促进这些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629.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宪法修正案第5条有关不自证其罪的规定以及宪法修正案第14条正当程序的规定。[18]学者郑旭引用美国《乔治敦大学法律杂志》第32版刑事诉讼年度评论对排除规则 也属违反法定程序的问题。 对于自白的排除有以客观的讯问方法为判断自白之任意性,有以被告主观之自由意思及自愿为判断标准。以客观标准而论,如警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247.html -
了解详情
年版,第176页。 [5]详见顾永忠:刑事案件繁简分流的新视角论附条件不起诉和被告人认罪案件程序的立法建构,载《中外法学》2007年第6期。 [6]严格 的。参见宋智勇、宋尚华:附条件逮捕制度的正当性探讨,载伦朝平等主编:《附条件逮捕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11]有学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744.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中国民商法律网 【摘要】传统的证据法以提高司法证明的精确性和实现证明结果的正当性为主要发展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度形式化司法证明程序。但是, 审判者的某一具体行为归类为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的不同领域,意味着对这一行为适用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标准。事实认定追求结果的确定性,不允许主体对事实加以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71.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婚姻把爱情作为正当性的判断标准,就意味着婚姻仅仅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爱即是感觉,即是在一切方面都允许存在偶然性,这使得婚姻缔结或解除程序都变得 的轨道,这些规范因其具有保护弱者等公益属性而被法律加以定型。 三、修正的契约理论新时代赋予婚姻的正当性基础 由第一部分分析可以发现,契约理论是诸理论当中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187.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中立原则、对等原则、理性原则、自治原则和终极原则看作衡量程序是否公正的首要标准。[16]其中,程序的中立性被视为是程序的基础,是衡量一项程序 是指刑事追诉机关对公民进行强制性处分,必须由法院经过正当的法律程序加以审查后才能做出,未经法院的审查,不得对任何人实施逮捕、羁押等强制措施以及其他强制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63.html -
了解详情
由民众根据正义、利益和人权等原则所作出的可接受性、公认性的判断。[30]这说明,原则等目的性标准就是法律理由背后的正当理由。伯顿进一步指出,规则和判例确立 ,人是自律自治和能够深思熟虑其行为的理性动物,并且是在人们之间的协商讨论中完成其深思熟虑过程的社会动物。对法律推理程序的沉思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