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新的执法空白,导致监督不力。如《规定》第5条3款规定:公安机关尚未作出不予立案决定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但当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公安机关 刑事立案监督的意识不强,办案效果不理想 一方面是有些承担监督职能的检察人员对刑事立案监督意识不够强, 不愿因监督行为而影响检警的关系和协作。另一方面是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647.html -
了解详情
应立而不立的案件。所谓应立而不立,是指刑事立案主体对符合法定立案条件的案件故意不予立案或者或者以罚代刑、以劳代刑等。这种故意往往出于 受理,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人民检察院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必要的调查后,认为需要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的,应当将案件移送审查批捕部门办理。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说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17.html -
了解详情
这是避免公民违法私力救济的最后渠道。现实中的确存在法院对公民自诉案件推诿或不予受理的情形,但笔者认为,只要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对公民的诉讼请求都 不应是盲区》载(法律图书馆网) (4)、王荣彪 彭新华 《公安机关刑事立案不作为的成因与对策》 载 《中国检察论坛》2004.2.61 (5)、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55.html -
了解详情
、应立而不立的案件。所谓应立而不立,是指刑事立案主体对符合法定立案条件的案件故意不予立案或者以罚代刑、以劳代刑等。这种故意往往出于执法 ,至于是否有某些确实存在问题的案件没有提供出来接受监督就不得而知了。也就是说,公安机关提供的进行立案监督的治安处罚案件存在着被筛选过的可能。 4、执法环境不尽如人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30.html -
了解详情
3)应立而不立的案件。所谓应立而不立,是指刑事立案主体对符合法定立案条件的案件故意不予立案或者或者以罚代刑、以劳代刑等。这种故意往往出于执法人员 存在立而不侦、侦而不结、久拖不决的现象,影响监督效果。对于检察机关立案监督的案件,有些公安机关或人员存在抵触情绪,认为这种事情打个招呼就可以了,没必要发正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08.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对不立案的原因或者理由加以说明。比如,是否属于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 后,应当在15日内决定立案,并将立案决定书送达人民检察院。可见,对于公民报案、控告后,司法机关是不能随便不予立案的,即使不予立案,也应当说明原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817.html -
了解详情
应立而不立的案件。所谓“应立而不立”,是指刑事立案主体对符合法定立案条件的案件故意不予立案或者或者以罚代刑、以劳代刑等。这种故意往往出于 受理,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人民检察院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必要的调查后,认为需要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的,应当将案件移送审查批捕部门办理。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76.html -
了解详情
罪名为“扰乱法庭秩序罪”)。四是明确了伪证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在上述“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 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检察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有人称这类案件为“公诉转自诉”。我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6.html -
了解详情
查,1、对于反映人认为其被XX铁路局送精神病院治疗是非法拘禁,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察的问题。公安机关非常重视,多次组织刑侦、法制等部门调查分析,认为是一起由其 证明、家属的书面委托复印件等材料和病使材料为证)。公安机关于2010年9月17日下达了不予立案的决定书。2、根据新的《刑事诉讼法》规定、、、、、 ...
//bbs.110.com/thread-110022-1-1.html -
了解详情
违反了刑事诉讼法规定。(3)应立而不立的案件。即刑事立案主体对符合法定立案条件的案件故意不予立案或者以罚代刑、以劳代刑等,这种故意有时会出于 责任而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受理后,认为公安机关说明的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方式和时限与前一种情况相同。如果公安机关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