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国有主体自身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者普通民事诉讼不得调解,所以人民法院除审理检察机关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得调解外,其他案件都可以 客体提供理论指引。具体到法院调解客体模式的构建主要分两大部分展开探讨,第一部分是指将法院调解客体在民事诉讼法典中做集中规定还是在各部门实体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092.html -
了解详情
2008年版,页174-175。 [12](美)理查德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苏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页43。 [13]同上注,页 工作。官方层面,如最高人民法院陆续出台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712.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处罚,可以最小化刑罚的负面效应,平息诉讼双方的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工作,属于民事调解工作的组成部分,但又有别于一 一方带有感情色彩。在语言、行动、心理、态度上把握好尺度,做到诚心诚意、换位思考,让当事人既觉得容易亲近,又认为可以相信,最终化解纠纷。 四是提倡及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274.html -
了解详情
、没落、颓危、复兴、繁荣、再回归等,已经提供了足够的经验教训。当然,巴西奥尼教授所谓国际刑事司法的哲学与政策思考,更为我们提供了直接经验。尽管巴西奥 ,却可以提交概要、旁听审判、询问与反诘证人等,只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尚未规定)。总之,国际刑事审判模式最初主要是以对抗模式为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3.html -
了解详情
能化解的仇恨,甚至有恢复亲情、友情,维系和睦,构建彼此之诚信的愿望。刑事和解就是在犯罪后,经由调停人,使加害者和被害者直接相谈、协商,解决纠纷冲突,其目的 、假释的条件均有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但如果不履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确定的义务,其难说是接受教育改造或确有悔改表现。相反,犯罪人在服刑期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119.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不够完善 1.职务犯罪侦查机制之纵横关系不协调。[2]在侦查机制构建中,强调的是健全侦查指挥中心,建立一体化信息平台,建立侦查人才库等对纵向指挥有利 刑事审判监督缺位,没有将人民法院第一审程序的自诉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对上诉引起的二审案件、对审判监督程序中法院引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55.html -
了解详情
部分的违法所得后续执行(包括执行主体)成为真空地带。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刑附民规定》)一改以往不得提起民事诉讼 判为原则,判决为例外 对尚未掌控犯罪分子的其他财物,考虑到目前在中国试图构建一个法律至上、审判中心的正义体系的设想尚难在短时期实现。勉强为之,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570.html -
了解详情
中,法官会责令行政机关为其公务过错承担赔偿责任。简言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行政追偿之诉有着完全不同的当事人、标的和事由。其次,公务员个人过错在不同性质的 之间的责任分担和追偿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可资中国在构建、完善相关制度时思考与借鉴。 【作者简介】 张莉,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教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557.html -
了解详情
在当前对赔钱减刑进行思考与探索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建立和谐的诉讼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实考量 (一)争论。东莞市两级法院在多宗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案件 积极价值占据优势地位,因而,在选择和构建刑事和解制度时重点考虑的就应当是如何通过科学的设计来补偿其一般预防功能的削弱,以及调和不同行为人在赔偿能力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44.html -
了解详情
,经审判长准许,公诉人可以提请审判长传唤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员出庭作证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分别提请传唤尚未出庭作证 表率作用,从而带动证人出庭作证。(3)解决恶意翻证、翻供问题。在刑事庭审中,当被告人翻供或者证人翻证时,如果警察能够出庭作证同他们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