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居中裁判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具备了合意型审判模式的特点。棚濑孝雄将强调当事人参与判决的形成过程的程序模式称为参加模式,指出:参加模式由于把诉讼当事者 ~221页;蔡彦敏:《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若干问题的再思考》,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2期。 [7]对两大法系当事人取证制度和诉讼权利保障的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03.html -
了解详情
这是国家干预原则在证据制度上的体现,也是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特点。[4]相应地,在法律赋予法官依据收集的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权力的同时,也通过贯彻有错必 能举出其他证据使法官相信却有这一证据存在。如果该证据存在于对方当事人或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之手,那么法官可用命令等形式要求该证据所有人将该证据提交法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289.html -
了解详情
。第四,规定过于简单,缺乏应用的可操作性。对照前述外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基本特点和内容,我们认为,我国只有形式意义上的“审前准备”,而不存在“实质意义”上 ,主要包括审判主体和诉讼主体。审判主体,即行使审判权的法院,具体到特定的诉讼中,则为庭审法官或预审法官。诉讼主体则为实体法律关系的主体,即各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00.html -
了解详情
和当事人处分权之间的互动关系尚未太多介入,从而扩大了法官的自由裁量空间,削弱了程序性特质。而只有诉讼程序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才能将民事诉讼和大多数纠纷解决机制 :《纠纷解决过程》,同前注 [11],第13-14页。 [57]参见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载《比较法研究》1993年第1期。类似鼓吹程序正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328.html -
了解详情
,缺乏深入而有实际意义的研究,其实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和法律关系的一种曲解。在促进社会发展上,经济和法律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过分强调或者 》P29-30.注73:“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经济纠纷,……有的超出现行民事审判和行政审判的收案范围;有的虽然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的渠道解决,但成本过高。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7.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制度的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中国法制史的任务是研究各种类型的法律制度的实质、内容、特点和它的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40]辞条分题叙述, 采取的法秩序类型分析模式有关。滋贺对情、理、法三者关系的分析,对调解和裁判程序的研究,或者,滋贺学生之一的寺田浩明对明清社会约的研究和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970.html -
了解详情
问案的封建衙门作风。有学者指出:我国民事诉讼程序规则体现了或保留了前现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它以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为基础,以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 民事实体法通过一种强制性方式得以实现。在此意义上,无论是民事诉讼目理论的私法权利维护说、私法秩序维持说,还是诉权理论的私法诉权说,都不能仅仅理解为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32.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服务鉴定的特点:(1)鉴定机构包括为社会提供鉴定服务的中介鉴定机构以及由侦查机关设立的鉴定机构;(2)各鉴定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不同鉴定机构 机构提起首次鉴定或再次鉴定。根据有关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类行政鉴定制度与民事诉讼程序之间有特殊的结合方式,可对民事诉讼程序产生特殊影响。因而,在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076.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这种阶段性常常体现为纠纷焦点或问题的整理和事实关系的查明-这两个特点就给作为纠纷解决过程之一种的民事审判划分准备阶段、设计准备程序提供了一 的“和解”(settlement)就其法律性质而言都属于当事人之间的契约,适用作为实体私法的一般契约法规范。在这个意义上,美国民事诉讼中不存在类似于大陆法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7.html -
了解详情
创造、使用、传播和保护知识产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指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典。广义:指涉及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 知识 法律制裁措施为主要特征的专门法律,它与作为民法典的民事基本法有着显著的差别。知识产权法在立法技术上具有私法与公法相结合的特点,如果将知识产权制度全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5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