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扩展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其明确规定:不仅精神性人格权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而且物质性人格权如生命健康等受侵害亦可 吴汉东 《论信用权》 《法学》2001年第一期。 [6] 曾世雄 《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0页。 [7] 梁慧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02.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8]陈历幸等.民法的理念与运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王家福.21世纪与中国民法的发展[J].载民法总则论文选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152-154. [10]李永军.私法中的人文主义及其衰落[M].中国法学2002,(4):71-7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707.html -
了解详情
3项针对非法利用、损害以及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规定为侵权行为,通过所谓的对自然人生前享有的人格利益的延伸保护,[8]允许近亲属向 出于死者死后的人格利益考量认为尸体是人格者之残余,请看,黄立:《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5页,但黄立也认为分离于身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976.html -
了解详情
的几个难题。 第一个难题就是体系问题。做一个民法总论还是民法总则,这是很不一样的。“则”和“论”是有区别的:民法总论学术体系的对象到底应该是民法典中民法总则 拟制说,认为法人没有意思能力,因而就没有行为能力,必须找一个人来代理它,因此规定了法人机关,这是一种现实的做法。但在责任行为领域,出于保护第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8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扩展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其明确规定:不仅精神性人格权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而且物质性人格权如生命健康等受侵害亦可 吴汉东 《论信用权》 《法学》2001年第一期。 [6] 曾世雄 《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0页。 [7] 梁慧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35.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选择经营管理者等权利,没有正当理由的剥夺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空间;第162条规定严格限制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既不利于农民融资,也不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 规定参见《合同法》第52、53条的规定。 [27] 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载《民法总则论文选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02.html -
了解详情
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5年3月31日卫生部给山东省卫生厅的相关批复中明确规定:产妇分娩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疗机构 做出进一步的规定。注释: [1] 杨振山:《论民法是中国法制改革的支点》,载《政法论坛》1995年第1期。 [2]邵建东:《德国民法总则编典型判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604.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251页;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9] 参见【意】彼得罗 这回应了加强动物保护的呼声,但这并不意味着动物摆脱了客体地位而迈向主体,此种规定无非是一种概念美容术,实际意义不大。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08.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251页;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9] 参见【意】彼得罗 ,这回应了加强动物保护的呼声,但这并不意味着动物摆脱了客体地位而迈向主体,此种规定无非是一种概念美容术,实际意义不大。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307.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251页;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9] 参见「意」彼得 回应了加强动物保护的呼声,但这并不意味着动物摆脱了“客体”地位而迈向“主体”,此种规定无非是一种概念美容术,实际意义不大。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