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甚至损害被害人的利益,而如何在符合诉讼规律的前提下对被害人的权利予以保障更是一个亟待澄清的重大理论问题。1996年修改刑事 大学教授。田心则,单位为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注释】 [1]樊崇义.刑事诉讼法修改专题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2]陈永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405.html -
了解详情
不足。从另一方面讲,从立法上明确否定了被害人有提起精神损失赔偿的权利,是立法上的不平等,是对被害人这弱势群体的立法侵害。在诸如强奸、毁人容貌的 赔偿标准。届时精神损害赔偿将不再令人困惑。 三、刑事诉讼中加入精神损害赔偿内容的立法建议 如何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补充、修改并完善这项制度呢?结合理论与实践笔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25.html -
了解详情
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所进行的诉讼活动。第三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一并解决由被害人等提起的,由于被告人犯罪行为所造成损害的赔偿的 就发生了矛盾。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乙向A地公安司法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该诉讼应当依然有效。那么这个时候,在案件处理上就应当考虑诉讼法上的便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91.html -
了解详情
了。刑事附带民事损害赔偿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在追究刑事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一并责令其对被害人因该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承担损害赔偿民事责任。它是刑事 ,只能表明现行法律存在着漏洞与不足。从另一方面讲,从立法上明确否定了被害人有提起精神损失赔偿的权利,是立法上的不平等。在诸如强奸、毁人容貌的伤害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69.html -
了解详情
不足。从另一方面讲,从立法上明确否定了被害人有提起精神损失赔偿的权利,是立法上的不平等,是对被害人这弱势群体的立法侵害。在诸如强奸、毁人容貌的 诉讼中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但可以在民事诉讼中提起。同样的事实,运用不同程序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笔者认为,被害人在刑事案件审结后,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17.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能力或在刑事诉讼中维护自己权利和合法利益的能力产生怀疑时,为了确定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的心理状况或身体状况;(四)如果对被害人正确理解对 法典》第225条和第230条。 [22]参见郎胜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417页。 [2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960.html -
了解详情
,不应该仅仅将其定位于一种单纯地打击犯罪,而应该从有效化解纠纷与冲突的高度来认识犯罪控制,实现最佳社会效果。而对人权保障则不应将认识仅仅停留在 ,如被害人或者家属不断上访与申诉。因此,在推进刑事诉讼法改革的过程中,实有必要扩展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对象范围,充实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体系。 (五)司法资源的增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58.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中明确排除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致使被害人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得不到救济,造成同一侵权行为,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规定的赔偿范围不一致,适用两种 的进步,人们将更加注重保护自已怕精神权利,法律对人格权的保护愈来愈周密。笔者坚信,精神赔偿制度必将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注释:①国际人权法教程项目组编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111.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在自己的权利遭受损害时,有权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但当被告人的侵权行为涉嫌犯罪时,被害人因该侵权行为遭受的精神损害却得不到我国刑事法律救济 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而进行的诉讼活动,由于这种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是在刑事诉讼中提出的,又是在刑事诉讼中附带解决的,因此称作附带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572.html -
了解详情
的机会彻底丧失。 被害人缺乏实体权利。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赋予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但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主要是作为民事当事人,被害人对法院的量刑无法充分发表 重大案件审理上,也愿意极力促成双方调解成功。一般说来,如果双方达成民事调解,刑事审理压力减少,被告人通常不会上诉,案件就不会改判和发回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