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性和责任之外,对行为进行的“值得处罚”这种实质的评价。“可罚性”属于实体刑法的范畴,与“诉追可能性”(Verfolgbarkeit)不同。诉讼前提(如刑事告诉)和诉讼 。相反,在实施了诽谤性侮辱时,即使议员认为不受追究,其认识错误在刑法上也不具有意义,不影响对他的责任追究。 一身的处罚阻却事由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53.html -
了解详情
种犯罪,而对这种犯罪是容许实施正当防卫的。”〔1〕?综上所述,不法侵害就是客观上违反了现行法律的规定,侵犯某种合法权益的行为。?二、不法侵害的范围?明确 假想防卫为什么会在正当防卫意图支配下,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根本原因,故假想防卫实质上属于刑法理论上的事实认识错误。结合司法实践的有关情况,根据假想防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59.html -
了解详情
阶段,认识犯罪概念的不同结构与功能,有助于中国刑法理论在不同的结构中吸取相关学科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理论视野,使中国刑法理论能够在正确的法律基础上与 社会或者公共利益,应当受到惩罚以威慑罪犯本人和其他人的作为或者不作为,无论道德错误还是可以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的损害,任何行为都可以由法律规定为犯罪”。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57.html -
了解详情
的共犯不能成立,而结果加重犯的共犯却能成立,例如齐腾金作认为,刑法上规定的共犯是基于二人以上向着合一的共同目的所产生的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来把握 明确过失犯的实行行为的概念。在过失犯中,“行为人对构成要件之前的法律事实具有共同的认识和意欲,并带有这种共同的不注意的契机。”因此,他肯定了这种过失犯的共同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80.html -
了解详情
清事态,然后理性分析,最后才形成结论。多元化的现代格局瓦解了宏大体系,学术上认识和分析(知)的意义也许已超过了批判和变革(欲)的意义,这也是为什么目前 身体、自由和财产等法益的保障功能,而这种使故意贬值的做法没有宪法上或刑法上其他基本原则的依据。{98} (六)被害人学的兴起 被害人的正式崛起,始自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462.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行为没有实际造成危害结果或者只是造成了较轻的危害结果时,便仍然是一种错误行为。[16]第三,过失犯罪多是疏忽大意,鲁莽草率,从特殊预防的角度看, 信赖原则也并不违背。 总结下来,否定论者多是坚持传统过失论的立场,认为危险并非刑法上的危害结果,过失危险犯盲目扩大了刑事制裁的范围,混淆了刑罚处罚与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813.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由行为人意识和意志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4}。 第四种观点认为,刑法上的危害行为,是指由行为人的心理活动所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5}。 第 实质也存在着认识错误。如前所述,危害行为实质为犯罪行为的客观性质,仅仅是行为的客观方面的内容,其准确称谓应为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要件,将其与刑法评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41.html -
了解详情
于伽达默尔的考夫曼,在刑法学中大力引入诠释学理论,但即使是考夫曼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法学研究中不能将诠释学 理论导论{M}.郑永流,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19}徐育安.刑法上类推禁止之生与死{M}.台北:台湾元照股份有限公司,1998. {20}Schroth, Philosophiche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698.html -
了解详情
于伽达默尔的考夫曼,在刑法学中大力引入诠释学理论,但即使是考夫曼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法学研究中不能将诠释学 理论导论[M].郑永流,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19]徐育安.刑法上类推禁止之生与死[M].台北:台湾元照股份有限公司,1998. [20]Schroth, Philosophiche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680.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和社会情况之下,是很难认真考虑刑法使用的正当性问题的,虽然在1917年1月18日发布了德国联邦参议院关于认识错误的法令,规定当行为人对刑事责任没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联邦德国在同经济犯罪作斗争中之所以处在比较主动的地位,从根本上说,得益于其进步的经济政策。这个经济政策与德国先前的经济政策相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