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共犯从属性说为原则,以坚持共犯独立性说为例外,而对不同身份犯共同犯罪的定性问题,应当结合罪数理论予以解决8。 二、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刑法典对纯正身份犯 规定。 12此条文后段强调,在纯正身份犯场合,共犯从属性及身份连带作用的适用必须有有身份者的正犯的存在。 13加功一词是指有助于实现犯罪的一切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62.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论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国内的刑法论证而言,不论是具体层面抑或抽象层面的问题,争论各方在论证中不以共识为出发点的现象时有所见。例如,就单位盗窃案件应 法判解》(第1卷)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能选国、牛克乾:试论单位犯罪的主体结构,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储槐植在刑法不典型论坛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67.html -
了解详情
时代的挑战,法人、单位在一些国家的刑法上也被规定为犯罪主体。对这种规定理论上虽然还存在不同的认识,但社会变迁在其中的作用却是客观存在的。 从犯罪的 之处。 以此进行公害案件之论罪,对社会利益的保护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最大的问题则是,过于扩大了过失的处罚范围,有时会形成结果责任,违反责任主义的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05.html -
了解详情
,确立单位自首制度,必须研究单位自首的认定,以明确其构成的各要素。 (一)单位犯罪自首的主体认定问题 1、单位犯罪自首的意志认定问题 根据法人实在说,认为法人 、逮捕之类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因此在法院判决之前是不存在单位自首的。 又根据单位犯罪的情况下,对单位的处罚存在单罚制与双罚制之别。根据我国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44.html -
了解详情
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它具有不同于普通诈骗罪的特点,在理论上存在分歧,实践中难以认定。本文拟对合同诈骗罪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能有所裨益。 指使或者明知、默许;其次是利用合同诈骗所得财物归单位所有或基本归单位所有;再次要体现单位的意志,体现的是单位犯罪整体性意志。但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单位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69.html -
了解详情
的条件之一。在民法理论中, 物质损失由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之分。所谓直接损失,是指已经存在的财产和利益的减损。所谓间接损失,是指预期能够得到的利益的减 不能互抵。抚恤金的问题,适用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属于受害者所在单位对曾为本单位工作做出过贡献的职工及其家属今后生活的慰籍,它和被告的犯罪行为没有任何牵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576.html -
了解详情
以上的简单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把毒品犯罪的法益界定为人的身体健康是存在问题和理论障碍的,而且根本就没有实践当中的支撑。 三、毒品犯罪侵害了 。其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经营。[29] 还有的说法认为毒品犯罪侵害的是多种法益,是人的身体健康和国家对毒品的管制。一种表述为:该犯罪的客体,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05.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可以独立承担刑事责任。但是,由于它们内部存在着上述复杂的关系,因此,在处理存在子公司和母公司关系的单位犯罪案件时,就要注意查清是否子母公司都与犯罪 多样的企业形式和类型之后,我们就可以研究企业的犯罪主体问题了。由于刑法第30条明确规定企业是单位犯罪的主体之一,因此,只要是企业,无论其所有制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67.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可以独立承担刑事责任。但是,由于它们内部存在着上述复杂的关系,因此,在处理存在子公司和母公司关系的单位犯罪案件时,就要注意查清是否子母公司都与犯罪 多样的企业形式和类型之后,我们就可以研究企业的犯罪主体问题了。由于刑法第30条明确规定企业是单位犯罪的主体之一,因此,只要是企业,无论其所有制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20.html -
了解详情
税犯罪案件的侦办,发现了税侦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突出反映在侦办偷税犯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等两类高发涉税案件上。我们就以侦办 ,税警协作配合不够,难以形成打击合力。对于泛滥存在的偷税犯罪,公安经侦部门在工作中很难发现,而有关单位或者人员发现偷税的一般都向税务机关举报。税务机关每年都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