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有关环境方面刑法保护问题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本文试从环境犯罪构成中国家能否成为国际环境犯罪主体、主观方面是否应设立无过失责任以及因果关系认定原则三 行为应归咎于国家。3)国家不履行国际刑事法律规范规定的义务,这种不作为构成犯罪。根据1979年国际法委员会《关于国家责任的条文草案》规定,一国所违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42.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为实质性判别标准。这是对动静结合理由的辩驳。笔者又接着指出:刑法上的作为是不应为而为,不作为是应为而不为。所以 禾.刑事和解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 {11}马荣春.论刑法因果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2007,(2):81-86. {12}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刑二庭.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747.html -
了解详情
倒溯上去寻找原因的研究方法,这是当今研究刑法因果关系的主要方法。(三)同质判断法:该方法是从原因和结果中是否含有相同的质,来判断二者之间是否存在 结果入手,进行层层逆推和追溯,综合考虑各种行为来认定该罪的因果关系。 二、违法性 犯罪不仅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而且实质上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如果客观上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103.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也包括具体的犯罪对象的内容。虽然在犯罪构成要件中,存在着客体是否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争议,但在犯罪构成事实中,由于每一个犯罪必然是对客体的侵害, 的根据,所以,在这里讨论作为已然之罪和刑事责任之间的关系。罪与刑之间的这种因果关系不同于刑法因果关系,后者是指行为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有刑法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05.html -
了解详情
犯问题上既承认其从属性也不排斥其独立性。根据我国刑法,无论被教唆者是否实施被教唆之罪,教唆者都可构成犯罪。尽管没有对帮助犯作出明文规定,但从帮助犯 因果事实,以必然和偶然的标准去取舍因果事实而得出所谓刑法因果关系,这种视角上的混乱,正是导致我国刑法犯罪构成客观方面因果关系问题难以有大的进展的主要原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20.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也包括具体的犯罪对象的内容。虽然在犯罪构成要件中,存在着客体是否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争议,但在犯罪构成事实中,由于每一个犯罪必然是对客体的侵害, 的根据,所以,在这里讨论作为已然之罪和刑事责任之间的关系。罪与刑之间的这种因果关系不同于刑法因果关系,后者是指行为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有刑法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36.html -
了解详情
是刑法学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对于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否存在所谓必然因果关系与偶然因果关系的概念对应,即是否存在所谓偶然因果关系这一问题,虽然至今还在争论 72-73页 {15}前引{10},姜涛书。 {16}{17}马荣春:《论刑法因果关系》,《南昌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8}[意]贝卡利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603.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能作为一项普适性原则。 2.这里的推定只是对行为和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推定,绝不是有罪推定。 3.这里的推定不能凭主观臆想, 适当的机会和空间,不致于阻碍经济的发展。此乃其一。其二,危险犯一般不存在解决刑法因果关系问题,从而大大减轻了公诉机关指控犯罪的压力。其三,国外普遍认同危险犯,并付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062.html -
了解详情
的要件: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行为必须与重大安全事故之间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行为必须与重大安全事故之间有刑法 这种多因一果责任事故时,就要注意从多种原因中分析这些原因与事故是否确有因果关系。如果事故的发生是由两个以上独立存在的原因相互合作而引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16.html -
了解详情
要使行为人对危险状态负责,不能不研究他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是否已经造成危险状态,即研究危害行为与危险状态之间的因果关系。我国有的学者并不否认为确认危险犯既遂的成立要 危害结果,将与危害结果无关的纯哲学意义上的后果纳入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果的范畴内,便会使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从一定程度上悖离为解决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