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赋予犯罪构成一种超越实定法之外的解决刑法上利益冲突的功能。但如前所述,法益保护原则与罪刑法定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即使在三 的侵害)发生认识错误,因而仍然有成立责任过失的可能。例如,认定了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故意之后,又否定责任故意,然后再探讨是否成立过失致死罪。虽然从判断的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38.html -
了解详情
阶层赋予犯罪构成一种超越实定法之外的解决刑法上利益冲突的功能。但如前所述,法益保护原则与罪刑法定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即使在三 的侵害)发生认识错误,因而仍然有成立责任过失的可能。例如,认定了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故意之后,又否定责任故意,然后再探讨是否成立过失致死罪。虽然从判断的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94.html -
了解详情
结构,这根本无法处理认识错误的情况。我国刑法学界通说的观点一般认为: 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肇后,而且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已经认识到发生交通事故撞伤了 我认为主要部分一致说原则上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主要部分的判断则属于解释学的范畴,应区分不同的犯罪类型,同时兼顾刑法保护法益的要求,具体而言,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683.html -
了解详情
即使对诈骗事项有所怀疑时,同样不妨碍认识错误的认定。 此外,我国刑法中理论上的有力见解也认为,即使受骗者在判断上有一定错误,也不妨碍欺骗行为的成立 存在的问题。[40] (二)对诸反对意见的反论 不可否认的是,被害人解释学及其对诈骗罪被害人认识错误的具体观点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因而受到不少批评和质疑,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169.html -
了解详情
。于是,不法不再是一个形式上的是与否的判断问题,而是有了内容填充与程度变化。德国学者Noll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刑法保护法律共同体所具体关注的法 引[9],张明楷书,第253页。 [59]外行人所处领域的平行评价理论是处理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认识错误的原则,参见前引[17],Roxin书,第12节,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096.html -
了解详情
。于是,不法不再是一个形式上的是与否的判断问题,而是有了内容填充与程度变化。德国学者Noll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刑法保护法律共同体所具体关注的法 前引⑼,张明楷书,第253页。 (59)外行人所处领域的平行评价理论是处理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认识错误的原则,参见前引⒄,Roxin书,第12节,边码10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743.html -
了解详情
,阻却故意,便产生过失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责任说主张,违法性认识是独立的责任要素,陷入违法性认识错误的行为,若有相当的抗辩理由,便阻却责任,过失犯罪 在当今社会中,伦理与法律之间并不存在清晰的边界,它正确与否的判断也没有可操作性的标尺,因此,把社会伦理的维持作为刑法的任务之一,超出了立法者制定刑法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15.html -
了解详情
,阻却故意,便产生过失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责任说主张,违法性认识是独立的责任要素,陷入违法性认识错误的行为,若有相当的抗辩理由,便阻却责任,过失犯罪 在当今社会中,伦理与法律之间并不存在清晰的边界,它正确与否的判断也没有可操作性的标尺,因此,把社会伦理的维持作为刑法的任务之一,超出了立法者制定刑法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13.html -
了解详情
价值评价?行为人仅仅在事实认识上有偏差,但在经验法则上没有错误的,是否成立不能犯? 笔者的基本看法是,如果认为刑法具有行为规范的特点,其运作必须有助于 说及其诸种修正理论都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旧客观危险说认为,对危险的判断,不能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内容,否则就会造成行为人认为有危险就有危险,行为人认为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800.html -
了解详情
,与上述两点相联系,通说必然扩大刑法的处罚范围。这主要表现在,客观上完全没有危险性的行为,仅因为行为人的认识错误就作为犯罪来处罚。[71] 此外,张 。 [56]参见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136页。 [57]该说认为:就实行的着手的判断而言,形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22.html -
了解详情